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非遗经过文化创意产业的继承、发扬与应用,将以一种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成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受到更多群众的喜爱。

内容简介

本书重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价值,主要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文化价值以及产业价值。全书从实际案例出发,总结经验教训,分别探讨了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价值,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具体实践,可以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健康传承提供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介绍
  • 第一章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创意的概念考察
  • 第一节 关于非遗概念的一般考察
  • 第二节 关于“创意”概念的一般性考察
  • 第三节 非遗和创意的结合
  • 第二章 非遗的创意文化价值
  • 第一节 非遗与创意美学
  • 第二节 非遗的创意社会价值
  • 第三章 非遗的创意产业价值
  • 第一节 非遗与创意内容——以浙东为例
  • 第二节 非遗的动漫价值
  • 第三节 非遗与创意美术
  • 第四节 传统表演艺术与创意表演
  • 第五节 传统手工艺的创意之路
  • 第四章 民间文学的创意价值
  •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现代性与民族性
  • 第二节 民间文学与动漫
  • 第三节 民间文学与旅游
  • 第五章 民间美术的创意价值
  • 第一节 民间美术与现代创意设计
  • 第二节 民间剪纸的创意价值
  • 第三节 民间美术的创意实践
  • 第六章 传统表演艺术的创意价值
  • 第一节 赵本山与二人转
  • 第二节 传统相声的创意发展
  • 第三节 杨丽萍与民族舞蹈
  • 第四节 传统音乐的创意之路
  • 第五节 传统戏曲的创意发展
  • 第七章 传统手工艺的创意价值
  • 第一节 传统手工艺的回归
  • 第二节 传统手工艺的现代生产组织
  • 第三节 传统手工艺的创意之路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功利的遗产很值得

    作为一名正在从事非遗公益工作的服务者,我颇受益于作者对全球通行非遗概念形成历史、国内非遗保护现状、非遗实践案例、非遗与创意相结合的整理及其对非遗产业化的设想,即使作者对非遗的理解偏于学术研究,而我对本书部分观点持保留意见。
     
    本书学术研究的焦点是 “创意价值”,多年来主管部门最关心这个问题,原因在于文化部每年都须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财政补贴、但补贴力度逐年下降,一旦财政补贴某日完全停止、而那些 “濒危非遗” 不能自我造血,针对非遗的政策必然受到巨大考验。
     
    其次关心这个问题的群体是企业界,尤其是正在从事非遗事业和非遗项目投资或资助的文化产业投资、旅游投资企业。投入到非遗中的每一分钱都在消耗企业资金,如果这些资金能够使被投非遗自我造血、孵化出商业价值,这些资金则属于资产,反之则沦为单纯的费用。
     
    于是,“功利的非遗” 恰恰是主管部门或文旅企业们需要看到的,而作者在本书一开篇即对 “功利的非遗” 持批判态度,后又在创意产业的框架内提出一系列产业化设想,在我很来这是全书最为分裂的地方 —— 作者客观上也支持对非遗进行合理的商业化开发,不过学术研究的拧巴使他必须把自己的价值观种在 “非功利的文化” 土壤中,这种分裂或拧巴大可不必。
     
    过去十多年来我与非遗传承人的互动都不及过去近一年频繁。接触越频繁,越觉得非遗在功利这条路上 “俗不可耐”,这恰恰是许多人对非遗最不理解的地方。
     
    自从国内使用这个概念起,“非遗” 在人们眼里几乎一直与 “传统” 是划等号的,但是从传承人自身来说,非遗是他们赖以谋生的生计。越是传承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的非遗项目,越是那种站着把钱给挣了的生计,而那些濒危的非遗,本身便是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已无藏身之地的生计。学者和官员关心一种特色民俗能否继续被人们当作生活方式,而传承人们则关心这门生计已经不足以养家糊口,这不是学术层面的分歧,这是赤裸裸的两种价值观间的隔阂。
     
    因此,作者尽管在本书中找了一个不那么牢靠的出发点,却客观地进入一条正确对待非遗的道路,这本身便是尊重现实。颇有点杜威实用主义的意味。而我把他对非遗创意产业的设想归纳为 “一个产业四大部门”,即:
    一个产业:非遗是一个创意产业
    四大部门:民间文学内容生产部门
    民间美术视觉生产部门
    传统表演艺术体验管理部门
    传统手工艺分众市场运营部门
     
    本书作为学术研究成果当然要纲举目张,我国立法将非遗划分为十类,作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这四类是基于实践案例的支撑(那些没有实践案例的也可以理解为作者认为其没有商业价值),但就具体的非遗文创运营而言,这四类往往存在于同一个项目中不可分割,所以我称其为四个部门。
     
    如果上面这一段不好理解,用互联网产品观或者说得到 app 产品来解释,大体是以下相对应的关系 ——
    民间文学内容生产部门:得到总编室 + 听书组 + 电子书组 + 锦囊组 + 运营系统(运营创意职能)
    民间美术视觉生产部门:得到 UI+UX + 视频创作与制作部门 + 运营系统(运营活动海报职能)
    传统表演艺术体验管理部门:得到高研院 + 启发俱乐部 + 直播 + 线下大课 + 知识城邦 + 运营系统(知识城邦运营职能)
    传统手工艺分众市场运营部门:得到商城 + 运营系统(涉及电商职能)
     
    以上只是比较简单地以得到 app 产品为例,来说明,一个牢不可破的非遗创意产业构成部分。只要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层次,就会得出进一步的思考 —— 单一非遗项目几乎无法形成一个非遗创意产业,即使书中作者分门别类地选取了实践案例,但是经过与得到 app 产品对比,就很容易想通,运营一个产业需要很多客观条件,而非遗一直被归于文化事业,因此非遗创意产业运营则需要比普通商业模式更多的客观条件,单一非遗项目不仅没有足够的自身资源形成产品体系,更不足以吸引足够的资金来完成产业要素的整合。作者并没有对非遗创意产业要素展开探讨,所以他将本书标题和各章节名称定名为 “创意价值” 是合适的。
     
    从工作到创意,从创意到事业,从事业到产品,从产品迭代、标准化、规模化到形成产业…… 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周期,主要区别在于能否集聚必要产业要素。如果要素齐备,形成过程就较短;如果要素积累缓慢或始终欠缺某些关键要素,形成过程就会延长甚至一直无法达到产业化的条件。
     
    目前,我国非遗领域都在寻找方法、工具和模式,只有长三角和珠三角目前出现了一些前产业化形态的非遗集群。究其根本,相对高度成熟的市场理念、资本、消费市场是主要成因,亦即产业要素。这也是本书作者比较多地引用浙东案例的原因。
     
    无论是出于主观设计还是出于客观描述,“相对高度成熟的市场理念、资本、消费市场” 都是非遗的创意价值得以较为顺利进入市场的驱动力。本书最突出的价值,重在培育理念、重在面向非遗工作者展示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径和在商业上可借鉴的模式,这些理念恰恰是非遗工作领域尤其是内地非遗工作者们最为欠缺的产业化要素。
     
    我并不乐观于,传承人在看到了非遗的种种创意价值以及这些创意背后的市场前景后,就会积极接受这些理念。正如我亲眼所见,传承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的非遗项目都是那种站着把钱给挣了的生计,而小型化、断裂式和封闭式生态,原本就是非遗商业继承自农耕文明时代的特性。
     
    一个或一两个传承人胜任一门非遗商业,是这个领域的普遍状态。许多行当,外行想要送钱进入,都未必摸得着门在哪儿,这还不包括进入具体行当的试错成本。这便导致了非遗产业化最难的一步往往无法完成,即产业资本的集聚 —— 资本看不上小生意,传承人不在乎玩票性质的出资,两者固有价值观的分歧在一对一接触中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也正是出于这一认知,我认为将本书观点理解为 “一个产业四大部门” 就比较合理了,即资本可以在产业运作层面通过版权授权、管理输出和服务外包三个工具搭建独立于传承人、又被传承人认可的第三方非遗供应链体系,将一个地区各类非遗按照本书所述四大部门职能,形成一个内部交易和服务的集群,再由第三方非遗供应链体系去完成各类非遗产品化、体验项目的商业运作。把产业化问题,变成分层级、一个个零散的单一项目买卖问题。这一领域大量涉及本人工作,已非本书作者研究范围,此处不展开。
     
    如前所述,理念的培育和形成,不仅是集聚产业要素最困难的一道坎,也是商业运营最困难的一道坎。是否愿意为满足市场需求而重做包装设计,是否愿意去外地拓展市场,是否愿意带学徒,是否愿意提供授权,是否愿意为提高销售规模而进行较大力度降低报价,是否愿意为特定市场需求而调整产品设计…… 这些都是我日常需要应对的闭门羹。话虽如此,也正是由于大量传承人观念不愿意轻易改变,才令我也全面放慢了自己的工作节奏,培养出我对这份非遗工作最大限度的耐心。
     
    因此,只是进行理念宣传和培育,尤其是在传承人、主管部门、消费市场和资本间进行双向培育,已经是在看得见的未来必须要长期重复做的事。这些是在保护文化吗?只要你确信非遗的参与者和创作者是人,不论它是否向你收钱,它就是文化。
     
    财神是需要自己花钱请的。

      2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寻找非遗的生存之道

      抄写下书中所获,如:我们要保护的绝不仅仅是民间工艺的技术,更要注意保护民间工艺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如果没有了后者的依托,民间工艺永远只能是表层的技术的存在,是一种没有心灵、随处飘荡的无根浮萍,直至成为只能存照归档的遗产。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