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读懂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的各股涓涓细流,才能理解40年来激荡人心的大江大河。

内容简介

1980年代,是经济学家没有和商人结合的时代,是经济学人深入参与和影响决策的时代,是光荣与梦想的时代。

1980年代是一个经济学家群体作业、团队作业、发挥组合影响的时代。从空间而言,他们的舞台多在北京三里河、月坛北小街、皇城根9号院一带;从人物跨度而言,上下三代。

第一代,出生于1920年以前,几乎都是忠诚于共产主义的“老布尔什维克”。1949年后,是他们怀着后人难以想象的理想,参与创建了中国的计划经济制度;又是他们最早觉悟到这是一个没有出路的制度,以极大的勇气批判、改革他们亲手建成的制度,像孙冶方、薛暮桥、蒋一苇,等等。

第二代,出生于1920年—1940年。他们中有的在民国时期上大学,接受了西方经济学训练,像刘国光、董辅礽、高尚全;有的1949年以后入大学,以学习《资本论》和苏联政治经济学为主,改革开放后,得以学习现代经济学,像吴敬琏、赵人伟。他们年富力强,承担起历史使命,参与了体制改革,也觉悟到经过改革的制度有各种弊端。他们将学术理念、国际视野融合,承上启下,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深刻的历史局限。

第三代,出生于1940年—1960年,主体是“老三届”,当过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入体察。1970年代末,他们重新获得受教育机会,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学以致用之心,投入改革洪流,风云际会,机缘巧合,以30岁左右的年纪,切入改革核心问题,将发自中国社会基层的改革意愿和呐喊转化成政府的文件政策,转化成学术理论,参与和影响了中国改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三代经济学人为国人接受今天认为的常识付出了极大的心智。这本书选择1980年代的经济学家群体,通过一个一个人物和事件来展现1980年代改革开放的宏大历史画面,以及三代经济学人的探索和努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增订本序:1980年代的“民族记忆”
  • 序言(刘国光)
  • 序言(高尚全)
  • 自序
  • 楔子
  • 第一代(1900—1920)
  • 三本书的命运
  • 两份《初步意见》的背后
  • 鲜为人知的莫干山会:记1982年苏联东欧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
  • 薛暮桥:把“漏洞”改成“大门”
  • 蒋一苇:挺进,挺进
  • 访日归来
  • 承前启后的结构组
  • 光荣绽放的工经所
  • 附录:马洪——一位知行合一的经济学家
  • 遥想“技术中心”当年
  • 1983—1984年,中国有一场新的世界产业革命大讨论
  • “孙冶方奖”的精神
  • 徐雪寒:丹心雪寒
  • 新老交替:经济中心的投票
  • 常识战胜愚昧:面向新技术革命的对策研究
  • 杜润生,好大一棵树
  • 第二代(1920—1940)
  • 体改委:改革的“中枢”
  • 吸引外资:谁利用谁
  • 探索与选择:对南斯拉夫、匈牙利的历史性考察
  • 刘国光:从标兵文章到双重模式
  • 完美的互动:胡耀邦与周叔莲的书信
  • 颐和园讲习班
  • 开讲西方经济学
  • 东欧来风:布鲁斯
  • 东欧来风:奥塔·锡克
  • 东欧来风:科尔奈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道口有道
  • 辉煌,但是不可持续——解读“五道口”现象
  • 西天取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最早的访问学者
  • 1985:巴山轮之行
  • 《经济研究》:沉重的转型
  • 董辅礽:守身为大
  • 一颗留下轨迹的流星: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
  • 对话1987
  • 改革思路的碰撞
  • 第三代(1940—1960)
  • 脚踏实地的发展组
  • 横空出世的莫干山会:记1984年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
  • 历史之棱镜——莫干山会议三十周年再记
  • 天津会议:腾飞的构想
  • 《论坛》春秋
  • 西部畅想曲
  • 组合的力量
  • 参考文献
  • 人名索引
  • 后记
  • 增订本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不会忘记

    跟随出生的经济历史变迁摸石头过河里的石头都历历在目记不住的历史,感受的到是生活,是成长,是与父辈的不一样与一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光荣与梦想,他们的八零年代,永远的八零年代

      我是八零后,却没经历过那样的八零年代,后来在大学,听老师们在课堂上感慨他们的当年,心向往之。无意间翻到此书,如获至宝。


      全书以人物经历为主线,记录了 1979-1989 年间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老中青三代经济学家思想活动、政策建议,学术网络关系和各种学术平台的演变,以及由他们推动的改革理论、逻辑和政策发展与走向。作者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叙述比较客观、全面、真实。
      这本书可以从很多角度和线索来梳理,书中提到的好多姓名非常眼熟,他们几乎贯穿了我经济学学习生涯的各种教材、著作、论文,有些人成了今天或前几年的国家领导人,另一些人则就是我曾经就读学校的学术 “吉祥物”,或者师祖、师叔祖;关于折磨了我若干年的西方经济学、数理和计量经济学等,从书里也可以发现,原来一切是这样开始的。
      实在艳羡那个时代的经济学人,本书作者也说,“1980 年代,是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经济学家的关系最为特殊的时期。”“他们此时此刻学习,此时此刻就有用武之地;他们形成影响,他们改变历史。经济学家如此重要,可能在 1930 年代出现过,在世界各国历史上也不多见。”
      然而,读完之后,我似乎从一个新的角度又有些感触,即关于智库如何发展壮大、发挥作用的问题。书中提到了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后与其他机构组成国研中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等等正式或非正式机构,从其历程当中可以粗略发现以下几点:
      1. 大师的人格:“我死后,…… 不反对经济所的老同事,对我的经济学观点,举行一次评论或批判会,对大家认为正确的观点,希望广为宣传;但同时对于那些片面的,以至错误的观点,也希望不客气地加以批判,以免贻误社会。(孙冶方)”“搞政策咨询的人和学者不同,他们的目标诉求不一样。政策咨询人员要用最合适的方式,争取达到最大效果,将国家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要对国家负责,而不是自己扬名立万,不仅不出名,甚至要埋名。”
      2. 人才的培养:“年轻人要下这样的决心,有可能 5 年、10 年默默无闻,但是将来对整个国民经济会起很大的作用”。“杂交效应” 和 “三代同堂”,即包括解放前留学英美民国回到中国的学者、生长在民国商品经济发达区域从调查研究起步的学者、从党内选送苏联接受政治经济学训练的学者、从延安走出的土生土长自学学者、解放后系统学习苏联经济学后补修现代经济学的学者,各种人才济济一堂,不同思想资源相互碰撞融合。
      3. 成果的标准:“写文章要么让人痛,要么让人痒。所谓痛,就是要击中要害,所谓痒,就是要说出别人想说又没有说出的话。”“文字不能超过 2000 字。搞政策研究的,一定要学会抓主要内容,写短报告。不仅要短,而且思路要清楚,语言要平实。”“全中国政策研究室是最多的机构之一…… 多年来,政策研究室很少研究政策。大家都在写文章,就是个写作班子,实际上没有起到决策参谋的作用。”
      4. 结论独立性:“他们建议中央放弃(2000 年)人口控制在 12 亿以内的目标。马洪要求课题组仔细斟酌结论是否科学,数据是否可靠,表述是否准确,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立即同意课题组意见,并签发了上报中央的材料。后来,‘12 亿以内’淡出中央文件。”“我就是要让你们这些小家伙为我们这些老家伙投石问路。”
      5. 学科的交叉:“大规模的研究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思想启蒙、碰撞和教育的过程。”“当年做的项目都是‘原子弹’效果的,…… 是一个既散得开、又收得拢的工作网络。”
      6. 旋转门机制:“我们搞经济体制改革需要两支队伍结合,一直是联系实际的理论队伍;另一支是能够并且善于联系理论的时间队伍,特别是领导队伍。”“马洪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又是工经所所长,还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 这使他得以调动很多资源,来完成重大的研究项目”。“有些场合,体改委作为政府机构不方便出面时,就由体改研究会牵头…… 成为体改委元老们散发余热的场所和发出声音的阵地。”
      7. 接地气:平时经常说到问题意识,然而其前提是能否发现问题,这就来源于对真实情况了解多少、认识有多深。书中提到的研究者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因其背后有坚强的政治和资源支持,这个不多说。然而,组成农发组的是一群插队返城的知识分子,薛暮桥关心退休建筑工人包工队被取缔、退休大夫能不能开药方、天安门广场给人照相的个体户能否存在,在大历史背景下,这不知算是幸运还是不幸。“老百姓和理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之间,一直在用朴素的方式,热忱地寻求沟通、理解和支持。同舟共济,是改革得以推进的关键,这样的特征构成了‘80 年代模式’。”
      8. 资源调动能力:“如果咱们只是一个民间机构,人家不会听,召集开会也不会来。前面还是应该有一个帽子,或加中国,或加国务院。”“(国研中心)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组织,充分发挥有关单位和专家力量;邀请 24 家单位作为基本力量,建立一批协作单位,包括各部位规划院、设计院、研究院,科学院各部,科委各学科组,科协的学会等;外加委托研究。”
      9. 历史机遇:最后一点了,这个真的可遇而不可求,只有在这种 “边演边排边导的历史剧” 中,才能出现邓小平的 “可以披头散发和大家见面,征求意见嘛”、李先念的 “稿子我看了两遍,都没有看懂,他们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我相信他们是对党负责的,所以我建议,这个文件还是先发下去试行”、胡耀邦的 “先不修改了,拿下去印吧”。
      最后,再说一条让人唏嘘的,某人希望延长出国访学的时间,国内外单位都同意,资金已筹措,然而 “有人提出要审查经费来源,大费周折。XXX 感慨,‘一方面改革开放,一方面卡得还很紧。不要说搞研究了,连创造条件都很难’。”……
      希望你和我一样,对那样的八零年代,不止是喜欢。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回看来时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向前

        “他们有所不知,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的中国,在马洪这一代老派共产党员身上,所体现的其实是理想主义、爱国主义情怀,是一种勇敢的开拓精神。他们的全球眼光、历史感、学识、国学基础、理论素养、人格修养,以及对实际经济运行的把握、团结合作精神、组织运筹能力,远非今天的一些人所能想象和估计。后来成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的鲁志强说,搞政策咨询的人和学者不同,他们的目标诉求不一样。政策咨询人员要用最合适的方式,争取达到最大效果,将国家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要对国家负责,而不是自己扬名立万,不仅不出名,甚至要埋名。”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