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在历史大视野下寻找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的全方位差别,展现人类货币演变的趋势。

内容简介

作者在本书中力图深入、透彻、全面地对数字经济进行分析,借助数字经济的历史机遇,建设数字金融生态和数字金融基础设施,赋能中国数字经济超越式发展。

本书探讨了很多颇具争议性的话题,例如: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创造大部分货币,而非央行发行;标准通证经济类似资金盘或庞氏骗局;加密资产交易所本质是“银行”;货币起源于国家需要而不是物物交换;Libra并不挑战美元霸权,而是拥护美元霸权;等等。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货币起源与货币金融体系的现状。第二部分探讨了数字货币的基础理论和货币体系的未来。第三部分是关于央行数字货币CBDC与中国央行的法定数字货币DC/EP,从货币金融原理角度讨论了CBDC的缘起、设计原则和典型设计方案,以及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关于Libra和全球稳定币的风险与挑战。第五部分是作者对全球主要国家央行官员和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官员在加密资产、稳定币、央行数字货币等领域的发言的点评。

目录

  • 版权信息
  • 数字经济和科技丛书总序 记录和认知数字经济时代
  • 朱嘉明序 认知未来货币需要新的思想资源
  • 衣锡群序 传承货币金融理论,创新数字货币实践
  • 王巍序 关注数字货币的潘多拉魔盒
  • 自序 数字金融理论的正本清源
  • 导论 还原货币历史真相,以科学的态度发展数字经济
  • 第一节 缘起和概述
  • 第二节 历史机遇的错失——回顾进入这个领域的背景和动机
  • 第三节 傲慢与偏见让我错失了比特币早期创业机会。我的使命在哪里?
  • 第四节 孤独的研究者——独立研究的挑战、方法和过程
  • 第五节 厚积薄发的开始——Libra横空出世对我研究的影响
  • 第六节 独立研究的基本原则
  • 第七节 未来工作重点
  • 第八节 致谢
  • 第一篇 货币起源与货币金融体系现状
  • 第一章 货币起源与意识形态之争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青铜时代的美索不达米亚货币体系
  • 第三节 古典时代希腊和罗马的货币体系
  • 第四节 后古典时代货币演进
  • 第五节 货币典型问题之争
  • 第六节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货币金融体系的历史和现状
  • 第一节 货币起源
  • 第二节 货币创造机制
  • 第三节 铸币税和铸币税的归属
  • 第四节 全球货币金融体系主要标准制定机构和政策制定机构
  • 第五节 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
  • 第六节 GFC后货币金融改革运动
  • 第七节 GFC后银行理论反思和探索
  • 第八节 FSB推动的全球银行监管框架的改进
  • 第九节 重提芝加哥计划和其他民间货币改革运动
  • 第十节 央行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数字货币的基础理论与货币体系的未来
  • 第三章 CFMI通证金融模型和稳定币机制
  • 第一节 标准通证经济模型回顾
  • 第二节 稳定币发展现状
  • 第三节 通证金融模型概述
  • 第四节 通证金融模型的稳定币机制
  • 第四章 数字货币潮下的货币竞争与体系重塑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传统货币体系范式
  • 第三节 货币竞争性质的变化
  • 第四节 支付平台和货币的再捆绑
  • 第五节 基于平台的市场结构
  • 第六节 重塑国际货币体系
  • 第七节 公共货币与私人货币的竞争
  • 第八节 案例分析
  • 第五章 数字货币与普惠金融
  • 第一节 现代货币金融体系概览
  • 第二节 现代货币金融体系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换个视角看货币体系
  • 第四节 资产数字化
  • 第五节 货币体系是一个通证经济体
  • 第六节 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性
  • 第七节 去中心银行的治理结构——德国的合作银行
  • 第八节 去中心和中心化的比较
  • 第九节 对普惠金融的理解
  • 第六章 货币金融视角下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本质、风险与新机会
  • 第七章 数字资产交易所的万恶之源就在于控制用户的账户
  • 第一节 交易所行业的万恶之源
  • 第二节 资管业务价值占比最大
  • 第三篇 央行数字货币CBDC与中国央行的法定数字货币DC/EP
  • 第八章 央行数字货币问答手册,一文带你看懂CBDC与Libra
  • 第九章 一个实用的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和Libra设计方案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设计
  • 第三节 CBDC核心原则
  • 第四节 中国CBDC经济模型
  • 第五节 Libra-x经济模型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实践中的风险防范
  • 第一节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全球模式
  • 第二节 正确理解CBDC的目标
  • 第三节 转换过程中潜在的挤兑风险
  • 第四节 DC/EP可部分替代银行存款
  • 第五节 利率工具抑制挤兑效用有限
  • 第六节 DC/EP将削弱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
  • 第七节 总结
  • 第十一章 央行数字货币——全球共识与分裂
  • 第一节 塑造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格局的驱动力量
  • 第二节 摩天大楼和央行公共产品
  • 第三节 货币治理
  • 第四节 批发和零售CBDC
  • 第五节 央行支付创新
  • 第六节 美国私人数字货币监管格局与拒绝(零售)CBDC
  • 第七节 欧元区欲抢先发行批发CBDC
  • 第八节 中国大力发展DC/EP
  • 第九节 总结和更深层次的思考
  • 第四篇 Libra和全球稳定币的风险与挑战
  • 第十二章 初步评价Libra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Libra发行机制
  • 第三节 Libra货币体系的铸币税和铸币税归属
  • 第四节 Libra储备池管理
  • 第五节 Libra项目金融稳定性
  • 第六节 Libra治理机制
  • 第七节 Libra的民主性和开放性
  • 第八节 Libra的技术
  • 第九节 对Libra的应对机制
  • 参考文献
  • 第十三章 货币视角下的天秤币
  • 第十四章 Facebook法律顾问、Libra专著作者、加密货币大佬激辩Libra困境
  • 第一节 核心观点
  • 第二节 七家巨头退出Libra协会的深层原因
  • 第三节 为什么美国、欧盟积极反对Libra?
  • 第四节 1600个组织正在申请成为Libra节点
  • 第五节 Libra 2020年不会发行
  • 第六节 现在是看“贼”被打,未来是看“贼”吃肉
  • 第七节 Libra可能未来最大的优势就是合规了
  • 第八节 Libra对比特币是利好
  • 第九节 Libra协会新标准将在2—4周内制定
  • 第十五章 美元的Libra,美元的未来
  • 第一节 明确Libra本质与传统货币体系的关系,Libra动了谁的蛋糕,谁真正掌握其未来命运
  • 第二节 Libra对货币金融体系带来的挑战
  • 第三节 全球稳定币的崛起符合全球化精英的诉求
  • 第四节 Libra代表了美元霸权在数字世界的延伸
  • 第五节 Libra面临的监管障碍
  • 第六节 总结
  • 第十六章 呼之欲出还是困难重重,全球稳定币的风险与挑战——解析G7《全球稳定币评估报告》
  • 第一节 介绍
  • 第二节 稳定币和它们的生态系统
  • 第三节 公共政策、监督和管理的挑战和风险
  • 第四节 全球稳定币(GSCs)的潜在的公共政策挑战
  • 第五节 适用于GSCs的法律、管理和监督框架
  • 第六节 推进/改善跨境支付的途径
  • 第五篇 针对国外央行官员发言的评论
  • 第十七章 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面临的数字挑战
  • 第十八章 致20国集团财政部长们和央行行长们
  • 第十九章 加密资产在支付系统中的作用
  • 第二十章 数字货币、稳定币和不断发展的支付格局
  • 第二十一章 丹麦国家数字化经验
  • 第二十二章 掀开支付未来的帘幕:从科技巨头和金融科技企业到智能手机和稳定币
  • 第二十三章 货币市场和联邦基金利率:前进之路
  • 第二十四章 货币颜色的变化——支付系统、货币的新方向
  • 第二十五章 央行眼中的现金和数字货币
  • 第二十六章 数字世界中的欧洲金融主权
  • 第二十七章 数据、技术和政策协调
  • 第二十八章 数字时代的金融包容性——如何改变现状?
  • 第二十九章 一个国家拥有支付系统有多重要?
  • 第三十章 金融科技和大型科技公司以及中央银行——利益冲突还是共同的使命?
  • 第三十一章 走向明天的零售支付——欧洲的战略
  • 第三十二章 现代金融科技的风险与收益,源自17世纪的教训
  • 第三十三章 美国针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和方法
  • 第三十四章 单一货币:未完成的议程
  • 第三十五章 央行数字货币与创新支付
  • 附录
  • 相关人名索引
  • 机构缩略语
  • 其他缩略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东方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作为人民出版社的副牌,创建于1986年,专注于高品质的经济管理、励志和健康类图书的出版,并利用人民出版社的优势资源和发行渠道,成功占据了中国大陆地区同类书籍出版市场的三强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