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经典作品全新修订版。把握科学精神,实践理性之美。

内容简介

本书中,吴国盛教授先是梳理当代中国人的科学观念,然后阐述现代科学起源于古希腊的理性科学,并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

接着又从两个方面讨论现代科学的产生:第一、宗教直接助力现代科学产生;第二、数理实验科学塑造了现代科学的标准。

此外,吴国盛教授还讨论另一科学传统——博物学(自然志),并由此探讨中国古代科学的“有无”之争,思考中国科学的当代命运。

目录

  • 版权信息
  • 韩启德序
  • 饶毅序
  • 第二版前言
  • 前言
  • 第一章 现代中国人的“科学”概念及其由来
  • 第一节 两种基本用法
  • 第二节 科学:夷之长技
  • 第三节 科学:来自日本的西方词汇
  • 第四节 科学:替代性的意识形态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西方科学溯源:希腊理性科学
  • 第一节 science辞源及其演变
  • 第二节 “仁爱”与“自由”:东西方不同的人性理想
  • 第三节 “科学”作为希腊的“人文”
  • 第四节 自由的学术:希腊科学的非实用性与演绎特征
  • 第五节 希腊数学作为自由学术的典范
  • 第六节 科学与礼学:希腊与中国的天文学
  • 第七节 自然的发明与理性科学的诞生
  • 第八节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科学溯源之一: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
  • 第一节 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
  • 第二节 大学:自由学术的制度保障
  • 第三节 经院哲学:中世纪的科学形态
  • 第四节 唯名论革命为现代科学开辟道路
  • 第四章 现代科学溯源之二:数理实验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 第一节 求力意志:从求真的科学到求力的科学
  • 第二节 世界图景化:自然数学化与世界图景的机械化
  • 第五章 西方另类科学传统:博物学
  • 第一节 什么是博物学
  • 第二节 西方现代博物学的兴衰
  • 第三节 博物学的当代意义
  • 第四节 重建科学谱系
  • 第六章 传统中国的科学
  • 第一节 李约瑟难题
  •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博物学
  • 结语
  • 附录一 对批评的答复
  • 附录二 地方性知识的哲学和社会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