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结合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着重论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并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动态与热点问题。

内容简介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较系统地介绍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重点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实施途径、环境规划与管理、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基本理论与建设实践、生态环境改善行动计划、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方案与生态保护修复机制等问题。

本书题材新颖、内容全面、资料丰富、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适合我国各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的本、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非环境类专业普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的教材,还可作为环境保护从业人员和关注环境保护人士的阅读参考资料。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环境的定义
  • 一、不同学科对环境的定义
  • 二、环境的分类
  • 第二节 环境意识及发展过程
  • 一、环境意识的定义
  • 二、环境意识的发展过程
  • 三、新型环境意识的特点、内涵和重要性
  •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
  • 一、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 二、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内容
  • 三、环境承载力的特点
  • 四、环境承载力概念的扩展
  •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 一、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人与环境关系的变化
  • 二、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思想
  • 三、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原则及内涵
  •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内涵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
  • 一、《21世纪议程》
  • 二、《中国21世纪议程》
  • 第三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
  • 第一节 环境规划
  • 一、环境规划相关的基本概念
  • 二、环境规划编制的原则
  • 三、环境规划类型
  • 四、环境规划编制的工作程序
  • 五、生态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环境管理
  • 一、环境管理的基本体系
  • 二、环境管理内容和环境目标的制定
  • 三、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
  • 四、环境管理的基本方法
  • 五、环境管理的基本特点
  •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之间的关系
  • 一、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对象
  • 二、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目的
  • 三、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任务
  • 四、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联系
  • 第四章 生态环境改善行动计划
  • 第一节 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行动计划2
  • 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 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 三、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 四、典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概述
  • 五、大气污染防治政策
  • 第二节 水环境质量改善行动计划
  • 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 二、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 三、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 四、典型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概述
  • 五、水环境污染防治政策
  • 第三节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 一、《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 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三、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概述
  • 四、土壤污染防治政策
  • 第五章 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
  • 第一节 清洁生产
  • 一、清洁生产的概念及相关内容
  • 二、清洁生产审核
  • 三、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 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方法
  • 第二节 循环经济
  •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及相关内容
  • 二、循环经济的主要观念
  • 三、循环经济的实施途径
  • 第六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 第一节 人类文明的回顾与反思
  • 一、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
  • 二、工业文明引起的生态危机及其反思
  • 三、生态文明的兴起
  •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定义、特征及原则
  • 一、生态文明的定义
  • 二、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
  • 三、生态文明的原则
  • 第三节 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状
  • 一、国外的生态文明建设
  • 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 三、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给我国的启示
  • 第四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
  •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 二、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
  • 三、坚持六项基本原则,构建生态文明的五大体系
  • 第五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途径
  • 一、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
  • 二、合理规划布局
  • 三、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四、提高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 第七章 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生态城市的基本理论
  • 一、生态城市的提出
  • 二、生态城市的定义及内涵
  • 三、生态城市的特征
  • 四、生态城市的系统构成与功能
  • 第二节 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
  •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
  • 二、规范指标体系
  • 三、生态城市建设内容
  • 第三节 世界各国的生态城市建设
  • 一、美国克利夫兰
  • 二、巴西库里蒂巴
  • 三、丹麦哥本哈根
  • 四、新加坡
  • 五、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
  • 第四节 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
  • 一、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
  • 二、中国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三、新时代下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八章 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
  • 第一节 美丽中国的提出与内涵
  • 一、美丽中国的提出
  • 二、美丽中国的内涵
  • 三、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内容
  • 四、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美国中国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 一、美丽中国建设的现状
  • 二、美丽中国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美丽中国的实践探索和建设路径
  • 一、美丽中国的实践探索
  • 二、美丽中国的建设路径
  • 第四节 美丽乡村建设
  •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问题及推进对策
  • 二、中国美丽乡村模式
  • 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内容、量化指标及评价体系
  • 第九章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影响
  • 一、气候变化及其变化趋势
  •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 第二节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框架的形成与挑战
  • 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框架的形成
  • 二、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的挑战
  • 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 第三节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 一、新时代中国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 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 第十章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战略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基本情况概述
  • 一、长江流域地理地貌特征概述
  • 二、长江经济带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概述
  • 三、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主要突出问题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现状
  • 一、长江经济带在中国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 二、长江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三、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进展
  • 第三节 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路径
  • 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目标要求
  • 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路径
  • 三、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战略性举措——以湖北为例
  • 第十一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 一、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重要地位
  • 二、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
  • 三、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 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 第二节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计划
  • 一、关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
  • 二、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座谈会
  • 三、关于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建设要求与实践
  • 四、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 五、关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六、关于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
  • 七、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
  • 八、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红线划分方案
  • 第十二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机制建设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总体方略
  • 一、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面临的严峻形势
  • 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战略路径
  • 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战略重点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保护长效机制
  • 一、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实施状况与问题
  • 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总体思路与框架
  • 三、建立健全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与保护长效机制
  • 四、借助河长制助推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典型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 一、长江经济带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退化问题
  • 二、长江经济带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现状与问题
  • 三、长江经济带生态脆弱区保护和修复对策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0年12月,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教育部教材出版中心之一;1995年被原新闻出版署批准为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003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电子音像出版社,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网络出版权的出版单位之一,从此拥有了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四大媒介的正式出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