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信睿周报》以人文精神为立足点,关注思想和艺术,以及由当下正在发生的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崭新议题。

内容简介

本辑共包含以下六期。

信睿周报第109期:随着“社会设计”的概念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社会设计的内函、趋势与目的也需要被进一步厘清。本期“起点”邀请设计理论学者、设计师、乡建项目负责人对社会设计的概念构成、学科集群和实践经验进行阐释,尝试描绘社会设计的当下与未来。

信睿周报第110期:当我们今天重提古埃及,除了过去两个多世纪中在世界各地对时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法老的黄金面具等的一遍遍复现和和光鲜展演,或许更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曾经以及现在仍旧活跃在这这些稀世古物背后,被长久遗忘、忽视,甚或一直以来鲜为人先器的学者与研究历史。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当下,埃及学一直是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冷僻学科。

信睿周报第111期:由任天堂开发的《塞尔达传说》系列游戏的最新作品《王国之泪》无疑是2023年度最受瞩目的游戏之一,它引发了玩家、业界与学界的持续讨论。本期“塞尔达特辑”邀请对游戏研究这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感兴趣的学者,从媒介研究、文化批评、社会性别、玩家心理等视角出发,围绕《赛尔达传说》系列游戏这一个案进行多元阐释,探索知识分子研究游戏的可能路径。

信睿周报第112期:本期《信睿周报》将呈现22位学者和艺术家对2023年中国思想界、艺术界的参与和观察。这一年来,他们在哪些题目上投入精力最多?对社会文化领域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洞察?

信睿周报第113期:人工智能不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问题,也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本期“起点”邀请了来自传播学、哲学、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学者和艺术家,就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现有学科知识生产体系的冲击、对哲学的推进、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与新媒体艺术结合的可能性等做了深入探讨。

信睿周报第114期:与种类繁多的传记作品相比,传记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导致人们对传记的认识受限,其价值也往往被史学和文学遮蔽或我掩盖,成为其他学科研究的背景性材料和注脚。本期“起点”邀请到传记研究、心理传记学领域的学者以及传记译者,他们闪从不同视角切入,对传记展开探讨,尝试为我们揭示文本写作背后的秘密以及现代传记、传记研究的多种可能。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信睿周报第109期
  • 设计何以促进社会变革?——社会设计的历史、当下与未来
  • 从人到人的社会设计:五个基本元素
  • 乡村建设是一种总体性的乡村社会设计——大南坡乡建小记
  • 在拉丁美洲理解全球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读《想象的全球化》
  • 线是如何变直的?——读《线的文化史》
  • 口服避孕药的昨是与今非
  • 行走于媒介的“尽头”——电子垃圾的嗅觉政治
  • 信睿周报第110期
  • 比较研究视野下的埃及学——专访埃及学家约翰·贝恩斯
  • 在古埃及文明的核心区域做研究——专访中埃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负责人贾笑冰
  • 传统与趋势:新技术时代下的埃及学研究
  • 古埃及墓葬图像背后的死亡文化
  • 先驱、摄影术和掠夺:埃及学的黄金时代——从《黄沙下的世界》谈起
  • 信睿周报第111期
  • 面向面向未来的艺术——如何严肃地谈论《塞尔达传说》
  • 一种社会-性别的游戏批评——林克-塞尔达-盖侬的虚拟化身史
  • 从《天空之城》到《王国之泪》——动画、游戏与飞行
  • 史诗与降临——左纳乌族的社会想象
  • 注意力与分心——《王国之泪》玩家的主体机制
  • 从空间探索到知识探索 《塞尔达传说》的启示
  • 信睿周报第112期
  • 王璞 在后疫情时代,返程和远游是多么必要
  • 成庆 生命彼此之间其实是“缘起”的关系
  • 吕晓宇 所谓冲突的“不可避免”和“历史根源”是一种大众想象
  • 李华芳 让公众参与到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合供中来
  • 肖晓 神经科学研究的焦点已从微观机制拓展到更宏观的理解
  • 吴桐雨 探究游戏化控制与“996”式劳动控制的本质区别
  • 何彦霄 以K-POP为方法
  • 陈怀宇 推动汉语学界的动物史研究
  • 陈晋 民族志是“浪费”时间的艺术
  • 周忆粟 致知行为中有哪些是机器无法取代的部分?
  • 赵冬梅人类理性的进步就体现在减少“偶然”的影响力上
  • 胡伟 我们知道问题在哪里,但却假装看不到
  • 胡泳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悲观主义”
  • 钟刚 我们对媒体的认知既自满,又无知
  • 贾妍 回归“原境”观看“原物”对研究者来说至关重要
  • 徐英瑾 人类面临的长期问题乃遏制自恋
  • 唐际根 文化遗产不应被束之高阁,而应服务于现代社会
  • 陶然 关于中国转型增长的认知需要不同的声音
  • 黄雪蕾 疫情让人类共同体同频体会到感官的重要性
  • 黄裕生 人们对“自由”这一概念充满了误解与无知
  • 董一格 社会再生产绝不只是“女人的事”
  • 富晓星 行动民族志:在批判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
  • 信睿周报第113期
  • 知识生产的“再启蒙时刻”——反思人工智能对科学三元结构的冲击
  • 人工智能会重塑哲学吗?
  • 机械钟、印刷术与AIGC——人工智能时代写作者的自我修养
  • 新媒体艺术与人工智能:创作者的边界
  • 端午龙舟与祭殇仪式
  • 不同的无生命实体如何存在?——“生理-地理-共生体”策展札记
  • 信睿周报第114期
  • 从“传记”到“生命写作”——现代传记研究的历史与未来
  • 我们与她的距离——评《我的战争都埋在诗里:艾米莉·狄金森传》
  • 如何看待“另类个体”? 读《埃隆·马斯克传》
  • 张恩利:“万物皆肖像”
  • 人类文明的一次自我反思——《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导读
  • 宫腔镜手术小史:从妇科到生殖中心
  • 用身体和艺术理解基础设施从DIY基础设施谈起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