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4千字
字数
2017-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云计算时代网络技术全面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涉及的网络技术点比较广泛,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清楚地了解到如何在云计算时代构建安全、可靠、高速与灵活的网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云计算对基础架构的驱动、云计算网络的组成、如何构建安全可靠灵活的网络通道、虚拟化数据中心的扩张、外部和内部网络的实现、大数据网络设计要点,以及厂商解决方案等。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序言
- 前言
- 第1章 概述
- 1.1 云网络的历史
- 1.1.1 云下网和数据中心网络
- 1.1.2 云上网和网络虚拟化
- 1.2 云网络发展的推动力
- 1.2.1 智慧服务对网络的内在需求
- 1.2.2 智慧云网络的目标
- 1.3 软件定义的必要性
- 1.3.1 按需管理的挑战
- 1.3.2 软件定义网络的现状
- 1.4 智慧服务云下网的构建
- 1.4.1 网络拓扑架构
- 1.4.2 网络流量管理
- 1.4.3 带宽共享机制
- 1.4.4 软件定义云网络
- 1.5 智慧服务云上网的数据传输
- 1.5.1 多路径路由及转发技术
- 1.5.2 新型传输控制协议
- 1.5.3 多路径传输控制技术
- 1.5.4 软件定义多路径
- 1.5.5 资源联合优化
- 1.6 智慧服务云网络架构
- 1.7 智慧服务云网络的现状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新一代网络架构
- 2.1 概述
- 2.2 SDN
- 2.2.1 SDN网络架构
- 2.2.2 SDN控制平台
- 2.2.3 OpenFlow交换机
- 2.2.4 OpenFlow控制器
- 2.2.5 OpenFlow流表
- 2.2.6 OpenFlow协议
- 2.2.7 SDN与OpenStack融合
- 2.3 ICN
- 2.3.1 ICN简介
- 2.3.2 ICN关键技术
- 2.3.3 ICN主流框架
- 2.3.4 基于SDN的ICN实现
- 2.4 CCN与NDN
- 2.4.1 CCN简介
- 2.4.2 NDN网络架构
- 2.4.3 NDN数据分组类型
- 2.4.4 NDN命名机制
- 2.4.5 NDN节点结构
- 2.4.6 NDN转发机制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叠加网络技术
- 3.1 叠加网络概述
- 3.2 P2P技术
- 3.2.1 现代P2P的特性
- 3.2.2 DHT算法存在的问题
- 3.2.3 P2P的流量识别
- 3.3 CDN技术
- 3.3.1 CDN的文件分发机制
- 3.3.2 CDN的缓存机制
- 3.3.3 CDN的调度机制
- 3.4 多数据中心大二层网络技术
- 3.4.1 传统二层网络的局限性
- 3.4.2 大二层网络方案
- 3.4.3 软件定义跨数据中心网络方案
- 3.5 叠加网络的层间博弈与协作
- 3.5.1 叠加网络的生成
- 3.5.2 叠加网络的路由
- 3.6 叠加网络的应用方向或应用前景
- 3.7 典型案例分析:PPTV基础平台管理体系
- 3.7.1 机遇及挑战
- 3.7.2 大规模视频云的实践
- 3.7.3 亚洲电视网的建设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数据中心网络
- 4.1 数据中心的定义
- 4.2 数据中心规划与设计
- 4.2.1 传统数据中心网络体系结构
- 4.2.2 传统数据中心网络体系结构的不足
- 4.2.3 数据中心网络的新需求
- 4.2.4 网络为中心的方案
- 4.2.5 服务器为中心的方案
- 4.2.6 无线数据中心网络
- 4.3 云数据中心的体系架构
- 4.3.1 单体云数据中心
- 4.3.2 虚拟数据中心
- 4.3.3 分布式云数据中心
- 4.4 云数据中心的核心技术
- 4.4.1 数据中心网络的多租客支持
- 4.4.2 虚拟机放置与迁移策略
- 4.4.3 云数据中心网络多路径路由协议
- 4.4.4 基于编码的云数据中心网络传输协议
- 4.4.5 网络与计算资源的联合优化
- 4.4.6 网络与存储资源的联合优化
- 4.4.7 异构资源请求的虚拟数据中心网络资源分配
- 4.5 数据中心自动化
- 4.5.1 自动化服务关键技术
- 4.5.2 数据中心自动化服务系统架构
- 4.6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
- 4.6.1 软件定义云数据中心网络的设计原理与基础架构
- 4.6.2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网络资源利用率优化
- 4.6.3 软件定义的云数据中心虚拟网络隔离
- 4.6.4 软件定义的云数据中心的流量工程
- 4.7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网络案例
- 4.7.1 Google B4
- 4.7.2 AWS数据中心实例
- 4.7.3 VMware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网络案例
- 4.7.4 阿里巴巴数据中心网络案例
- 4.7.5 华为数据中心网络案例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数据中心的资源汇聚技术
- 5.1 数据中心的传输层协议
- 5.1.1 数据中心网络需求
- 5.1.2 传输层协议的现状
- 5.1.3 传输层协议的发展
- 5.2 多路径并发传输
- 5.2.1 节点之间多路径连接
- 5.2.2 多路径传输的技术优势
- 5.2.3 MPTCP综述
- 5.2.4 多路径传输机制设计
- 5.3 能力汇聚与组合技术
- 5.3.1 云计算环境与服务组合
- 5.3.2 云计算数据中心主要特点
- 5.3.3 云计算中的服务组合
- 5.4 核心应用聚合云端
- 5.4.1 服务组合示例
- 5.4.2 服务组合系统架构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网络功能虚拟化
- 6.1 NFV概述
- 6.1.1 NFV产生的背景
- 6.1.2 NFV的基本概念
- 6.1.3 NFV架构介绍
- 6.1.4 NFV的挑战
- 6.1.5 NFV的发展前景
- 6.2 NFV的应用场景
- 6.2.1 NFV用例概述
- 6.2.2 移动核心网虚拟化
- 6.2.3 云数据中心网络
- 6.2.4 家庭网络虚拟化
- 6.3 NFV的标准组织和NFV ISG的活动现状
- 6.3.1 NFV的标准组织
- 6.3.2 NFV ISG的活动现状
- 6.4 SDN及NFV的探索
- 6.4.1 SDN与NFV之间的关系
- 6.4.2 SDN/NFV对网络组网的影响
- 6.4.3 SDN/NFV的机遇和挑战
- 6.4.4 SDN/NFV的相关开源项目
- 6.4.5 业界实践情况
- 6.5 网络编排
- 6.5.1 什么是网络编排
- 6.5.2 为什么需要网络编排
- 6.5.3 基于云网络的网络编排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智慧服务研究现状
- 7.1 概述
- 7.2 信息资源命名机制
- 7.2.1 传统网络资源的命名技术
- 7.2.2 基于资源名字查找和快速发现机制
- 7.3 服务行为描述与建模
- 7.3.1 服务描述研究
- 7.3.2 服务匹配研究
- 7.3.3 服务分类研究
- 7.3.4 服务合成研究
- 7.3.5 服务选择研究
- 7.4 服务聚合演化与统计特征
- 7.4.1 服务演化研究
- 7.4.2 统计特征研究
- 7.5 资源检索服务
- 7.5.1 多媒体语义提取
- 7.5.2 大规模分布式信息检索
- 7.6 服务的可信性机理
- 7.6.1 可控可管性
- 7.6.2 可靠性
- 7.7 服务动态感知
- 7.7.1 网络组件层对智慧服务的感知
- 7.7.2 智慧服务之间的相互感知
- 7.8 移动云服务
- 参考文献
- 第8章 智慧服务内在机理
- 8.1 概述
- 8.2 智慧服务标识定义
- 8.2.1 普适的未来信息网络信息命名解决方案
- 8.2.2 高效可扩展的信息命名查找机制
- 8.3 复杂服务行为建模
- 8.3.1 服务行为描述的定义
- 8.3.2 服务行为描述本体及描述语言
- 8.3.3 服务拓扑信息的描述
- 8.3.4 服务性能信息的描述
- 8.3.5 服务功能行为的描述
- 8.3.6 服务行为建模总结
- 8.4 智慧服务聚合与演化
- 8.4.1 基于事件驱动的单一服务组合方法
- 8.4.2 情景化、个性化单一服务组合方法
- 8.4.3 复杂业务流程的聚合方法
- 8.4.4 复杂服务的拓扑转换
- 8.4.5 复杂服务选择算法
- 8.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9章 智慧服务支撑机理
- 9.1 概述
- 9.2 服务资源的智慧查询和匹配方法
- 9.2.1 动态业务检索
- 9.2.2 静态业务检索
- 9.3 服务的可信性机制
- 9.3.1 可控可管性
- 9.3.2 可靠性
- 9.4 智慧服务动态感知
- 9.4.1 网络与用户的信息交互
- 9.4.2 网络感知服务需求
- 9.4.3 用户对网络的感知
- 9.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9.5 智慧服务的移动性管理
- 9.5.1 智能切换判决
- 9.5.2 基于服务行为的位置更新
- 9.5.3 多服务集中切换机制
- 9.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名词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