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历史和实践三重逻辑上的充分证明。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史论结合的方式,把社会公平正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史紧密结合起来,将社会公平正义置于历史场域中具体地讨论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态表征、制约因素和实践效果,使得社会公平正义不再是凌空蹈虚的道德议论,而是具有纵深和厚重历史感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活动。

本书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社会公正之综述篇”。主要对国内外社会公正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归纳和述评。

第二章“社会公正之本体篇”。围绕谁之公正、何为公正、如何公正这三个社会公正的基本问题进行阐述,建构社会公正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社会主义之缘起篇”。主要对近代中国社会主义的传播、立足及成为中国的最终选项进行论述。

第四章“社会主义之实践篇”。主要围绕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实践各个阶段的得失进行分析,总结其经验教训。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社会公正之综述篇
  • 一、西方社会公正思想的演变及主要派别和代表人物的观点评析
  • 二、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的研究范式、公正原则及特征
  • 三、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公正观点及中西方公正思想的异同
  • 四、中国共产党公正思想的发展理路和现实社会公正问题探究
  • 五、国内社会公正研究总体述评
  • 第二章 社会公正之本体篇
  • 一、社会公正的首要问题:谁之公正
  • 二、社会公正的核心问题:何为公正
  • 三、社会公正的现实问题:如何公正
  • 四、社会公正的困境
  • 第三章 社会主义之缘起篇
  • 一、近代中国的特殊发展形态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之“势”
  • 二、旧式革命道路的终结
  • 三、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前后跟进中的比较和选择
  •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立足
  • 五、中国共产党登上政治舞台,使得社会主义从可能变成必然
  • 第四章 社会主义之实践篇
  • 一、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面临的难题
  • 二、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 三、社会主义制度初试验
  •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再探索
  • 结束语
  • 一、客观地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处于比较竞争的必然性
  • 二、坦率承认社会主义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
  • 三、坚定社会主义最终会战胜资本主义的必胜信念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兔还是比较务实

    制度法理学的代表人物奥塔・魏因贝格尔(Ota Weinberger)曾说过:『谁不在争取正义?谁又不受正义问题的影响?政治制度、宗教、科学 —— 特别是伦理学、法理学和政治理论 —— 全都关心正义问题,而且全都渴望有一个按照他们的特殊概念来看是正义的世界。』这段话明确的点出了正义并非是一种天赋人权,而是需要去争取的。在西方思想史中,公正一直占据着相当的地位,历代思想家、哲人、政治家纷纷对公正问题进行了探讨,或阐发自己的观点,或相互论战。不同发展阶段因为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对公正的阐释呈现出明显的时代性特征。而中国传统思想则是强调家国、社会利益的优先性,注重社会 “和谐” 与 “有序”,是一种整体本位的公正观;传统公正思想体现在 “公”“正”“中”“公义”“公道”“公心”“公法” 等政治概念和社会要求中,在经济上追求 “平”“均”,反对 “富者益富,贫者益贫”,祈望人人 “各得其所”“各得其分”,将公正的实现寄托在执政者、君主、官员个人德行上,达致社会的有序和谐。“天下为公” 的理念、“行公法” 的制度、“均贫富” 的呼声等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现代公正思想原创性的 “本土资源”。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天津人民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地方人民出版社之一。1950年5月,中共天津市委决定将解放前由地下党和进步知识分子创办的知识书店与读者书店合并,并称知识书店,从事图书销售和编辑出版工作。1952年9月,知识书店更名为天津通俗出版社,1956年3月,天津通俗出版社正式更名为天津人民出版社。多年来,天津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文化知识、传承历史文明,出版了大量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