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一本关于战争起源的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面临大规模常规战争前景的国家,有的选择进攻,有的则反对进攻?本书采用了历史案例的比较分析方法。

作者在考察盟军和德国在1939-1940年间的决策时,分析了为什么盟军在宣战后没有首先攻击德国,反过来,为什么德国人却攻击了盟军。作者还关注诸如精确制导武器对常规威慑的影响,以及机动战与消耗战之类相对技术性的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译者简介
  • 序言
  • 第一章 引言
  • 定义目标
  • 对理论和政策的启示
  • 有关威慑的文献
  • 方法和步骤
  • 第二章 常规威慑论
  • 军事因素
  • 政治军事环境
  • 理论
  • 第三章 盟军不进攻德国的决策(1939年3月—1940年5月)
  • 法国军事思想
  • 英国军事思想
  • 盟军对德的军事行动方案(1939年3月—1940年9月)
  • 结论
  • 第四章 德国进攻西线的决策(1939—1940年)
  • 初始战略与主要执行者
  • 决策过程(1939年10月—1940年5月)
  • 威慑与闪电战
  • 结论
  • 第五章 常规威慑论与阿以冲突
  • 1956年的战争
  • 1967年战争
  • 1973年战争
  • 第六章 中欧地区常规威慑论的前景分析
  • 中部战线的力量平衡
  • 军事理论
  • 苏联在中欧发动闪电战的前景
  • 苏联作战能力
  • 结论
  • 第七章 精确制导武器与常规威慑论
  • 拯救闪电战
  • 精确制导武器和陆空平衡
  • 结论
  • 第八章 结论
  • 威慑和闪电战
  • 消耗战、有效目标战略和威慑
  • 政治军事背景
  • 北约的平衡
  • 参考文献
  • 未发表的手稿
  • 已发表的文献
  • 东方编译所译丛·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