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科普的角度,用高度浓缩又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哀伤疗愈的基础知识。

内容简介

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丧亲之痛,失去挚亲是人生的一种巨大丧失并会引发哀伤。哀伤是人类的一种古老而深邃的痛苦情感。

人为什么会哀伤?哀伤是一种病吗?哀伤的风险是什么?哀伤是抑郁症吗?如何缓解哀伤?如何帮助哀伤者?本书从科普的角度,通过三部分内容、41个问题及其解答,用简练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哀伤疗愈的基础知识与方法。

本书还提供了哀伤疾病评估量表,有助于哀伤者和关怀者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

本书将有助于读者深刻地认识哀伤,学习和了解哀伤疗愈的方法,从而帮助自己及他人从哀伤之痛中坚定地站立起来,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的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部分 认识哀伤
  • 01 人为什么会哀伤?
  • 丧失与哀伤
  • 心理学的解释
  • 哀伤是爱
  • 02 为什么告别仪式极为重要?
  • 葬礼有助于哀伤疗愈
  • 仪式的多元化
  • 03 哀伤反应有哪些表现?
  • 哀伤的五种反应
  • 04 丧亲哀伤会成为疾病吗?
  • 延长哀伤障碍诊断
  • 05 如何适应丧亲后的变化?
  • 整合性哀伤
  • 延长哀伤障碍
  • 06 哪些风险因素可能使哀伤致病?
  • 外在风险因素
  • 内在风险因素
  • 07 哀伤是不是抑郁症?
  • 08 哀伤是不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 什么是PTSD?
  • 哀伤反应和PTSD的区别
  • 相应的建议
  • 09 为什么每个人的哀伤如此不同?
  • 对哀伤常见的误解
  • 哀伤具有极强的个性化
  • 10 回避触碰伤口有助于哀伤疗愈吗?
  • 如何回避是关键
  • 11 丧亲后表现出麻木是不是病了?
  • 麻木是一种缓冲
  • 为何会有麻木反应
  • 正确对待哀伤麻木
  • 12 如何在哀伤中不忘善待自己?
  • 如何善待自己
  • 13 丧亲之痛,男女有别吗?
  • 男女哀伤,反应不同
  • 男性也有权“软弱”
  • 14 哀伤之旅有没有终点站?
  • 哀伤没有终点站
  • 15 儿童会不会哀伤?
  • 儿童的哀伤反应
  • 年龄与哀伤
  • 第二部分 应对哀伤
  • 16 如何应对创伤性哀伤?
  • 创伤性哀伤
  • 如何应对创伤性哀伤
  • 给关怀者的建议
  • 17 如何应对他人对您的不理解?
  • 新的世界
  • 如何面对高墙?
  • 18 如何调整愤怒情绪?
  • 为什么哀伤使人容易愤怒
  • 愤怒的消极因素
  • 哈佛医学院的建议
  • 19 如何应对孤独?
  • 自身因素
  • 外在因素
  • 孤独有害健康
  • 寻求社会的帮助
  • 从认知的陷阱中攀爬出来
  • 用行动去改变生活、适应生活
  • 20 如何应对自卑感?
  • 丧亲与自卑
  • 克服自卑,重建自信
  • 21 如何应对愧疚感?
  • 丧亲者的六种常见愧疚
  • 愧疚感的负面影响
  • 挣脱愧疚的锁链
  • 关怀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 22 如何应对焦虑?
  • 为什么哀伤会使人焦虑
  • 哀伤中的焦虑症状
  • 如何缓解焦虑
  • 23 该不该在急性哀伤期作重大决定?
  • 重大决定何时做?
  • 24 如何安置逝者遗物?
  • 处理遗物的方法
  • 25 比较谁的哀伤更痛是一种安慰吗?
  • 苦比苦,苦更苦
  • 26 如何在哀伤中保护婚姻?
  • 哀伤的“自私”是一种无奈
  • 沟通是关键
  • 27 什么方法有助于缓解哀伤之痛?
  • 28 重返职场需要注意什么?
  • 重返职场的益处
  • 重返职场可能面临的压力
  • 重返职场的建议
  • 29 如何疏解儿童哀伤?
  • 哀伤儿童需要帮助
  • 30 为什么要警惕“周年纪念日”?
  • 哀伤没有时间表
  • 做好情绪反复的准备
  • 31 如何与已故亲人保持健康的持续性联结?
  • “持续性联结”的提出
  • 有益于哀伤疗愈的持续性联结
  • 32 为什么“同质互助”有助于哀伤疗愈?
  • 同质互助
  • 33 如何应对亲人临终前的预期性哀伤?
  • 预期性哀伤
  • 如何应对预期性哀伤
  • 34 如何在创伤中成长?
  • “意义疗法”核心
  • 意义是什么
  • 35 丧亲者如何保持睡眠质量?
  • 失眠的主要症状
  •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 CBT-I认知疗法
  • CBT-I行为疗法
  • 安眠药的使用
  • 36 什么食物有助于哀伤疗愈?
  • 有助于抗抑郁的食物
  • 37 运动能缓解哀伤吗?
  • 运动的益处
  • 避免不适当的运动
  • 坚持运动的技巧
  • 第三部分 抚慰哀伤
  • 38 什么关怀话是适合说的?
  • 不妥当的安慰话语
  • 适当的安慰话语
  • 39 什么关怀事是适合做的?
  • 不适当的“帮助”
  • 适当的帮助
  • 40 为什么要警惕“同情疲劳”?
  • “同情疲劳”的基本知识
  • 职业倦怠
  • 替代性创伤
  • 同情满意与同情疲劳模型
  • “同情疲劳”的负面影响
  • 同情疲劳的应对策略
  • 41 “五阶段论”的问题在哪里?
  • 五阶段论中的“五个阶段”
  • 五阶段论的问题
  • 附录一 哀伤词汇简释
  • 附录二 哀伤研究回顾
  • 附录三 哀伤评估量表
  • 附录四 推荐书籍、网站及公众号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