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4千字
字数
2016-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印度古典逻辑学研究中的重要人物陈那、法称的因明推理学说作出了细致的分析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关于因明研究的重要成果。本书运用梵汉对勘的方法,研究解决因明义理的问题;运用比较逻辑的方法来说明佛教逻辑的特质,首次指出佛教的推理规则,是从保证推理的前提为真的角度来建立的,有别于西方逻辑从形式有效的角度来建立推理规则。
此外,本书还将因明研究的基本方法概括为六种:逻辑刻画的方法、义理对勘的方法、文本译研的方法、比较逻辑的方法、哲学诠释的方法和历史研究的方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印度学与印度研究”丛书总序
- Preface to Indologica et Studia Indica
- 序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西方佛教逻辑研究百年
- 0.2 因明研究的理念与方法
- 0.3 本书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陈那三支作法的推理性质:从逻辑刻画的视角看
- 1.1 陈那因明的若干基本概念
- 1.2 归纳、演绎还是类比?
- 1.3 陈那类比推理的逻辑刻画:以《集量论》II. 11为例
- 第二章 汉传对陈那因明的继承和发展:从义理对勘的视角看
- 2.1 《因明入正理论》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影响
- 2.2 《因明入正理论》梵汉对勘和研究
- 2.3 忠实原意 有所强调:《因明入正理论》汉译本的特色
- 2.4 玄奘的三种比量和“唯识比量”
- 第三章 法称因明的推理论:从文本译研的视角看
- 3.1 法称因明的若干基本概念
- 3.2 法称《正理滴论》梵汉对照和新译
- 3.3 法称《正理滴论》中的推理论
- 第四章 佛教逻辑的特质:从比较逻辑的视角看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三段论规则对词项具体含义的抽象
- 4.3 形式的有效性与实质的有效性
- 4.4 佛教逻辑的比量是一种论证
- 4.5 因三相与喻体的真实性
- 4.6 陈那、法称因后二相的区别
- 第五章 佛教如何安立言说?从哲学诠释的视角看
- 5.1 二谛论框架中的认识与言说
- 5.2 对真如的认识:天台宗的二谛论
- 5.3 对真如的言说:三论宗的二谛论
- 5.4 认识与言说的统一:慈恩宗的二谛论
- 5.5 以世间化佛法、以佛法化世间
- 第六章 陈那遮遣论前史:从历史研究的视角看
- 6.1 《掌中论》:“假设”概念的引入
- 6.2 《取因假设论》:“假设”概念的展开
- 6.3 《观总相论颂》:遮遣论的最初表述
- 6.4 结语:陈那因明的思想立场
- 附录 迈向汉传因明的重光:记郑伟宏先生的因明研究
- 一、因明之路三十年
- 二、汉传因明是解读印度新因明的钥匙
- 三、陈那和法称:印度佛教逻辑的两个高峰
- 四、整理因明唐疏 总结汉传因明
- 五、因明百年 谁与评说
- 缩写和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是一家以工具书出版为主的综合性出版社,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8月的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称现名。主要出版各类综合性辞典、语文辞典、专科辞典、方志、年鉴等,以及各类学术与大众读物。编辑出版辞书学专业期刊《辞书研究》,以及时尚住房装潢类杂志《家居主张》。《辞海》是上海辞书出版社标志性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