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莎士比亚戏剧演出为研究主体,从社会、历史、文化等层面进行分析,构建中国话剧舞台上的莎剧演出体系。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中国话剧舞台上莎士比亚戏剧演出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梳理,突破前人或话剧戏曲兼重或侧重于戏曲莎演的研究局限,专以话剧莎演为研究对象,秉承莎氏戏剧文本与话剧表演手法相结合、学术研究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宗旨,以时间为主线从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层面对莎剧演出进行横向分析纵向对比,厘清不同历史时段国人对莎士比亚及其戏剧接受态度与方式之异同,归纳演绎出话剧莎演政治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特征,建构起中国话剧舞台上莎剧演出体系,拓展了中国莎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一部值得一读的莎士比亚中文话剧改编和演出史
  • 绪言
  • 第一章 莎士比亚与文明戏(1899~1918):文化转译
  • 第一节 话剧在中国的肇始
  • 第二节 莎士比亚初入中国
  • 第三节 莎士比亚翻译家林纾
  • 第四节 莎士比亚在文明戏舞台上的演出
  • 第二章 莎士比亚与初期话剧(1919~1930):文化模仿
  • 第一节 胡适与莎士比亚
  • 第二节 田汉与莎士比亚
  • 第三节 上海戏剧协社与1930年《威尼斯商人》演出
  • 第三章 莎士比亚与战时话剧(1931~1948):文化武器
  • 第一节 1937年上海业余实验剧团演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 第二节 余上沅与国立剧校的莎剧演出
  • 第三节 上海沦陷时期李健吾的莎士比亚戏剧改编
  • 第四节 黄佐临与《乱世英雄》演出
  • 第四章 莎士比亚与“十七年”话剧(1949~1966):文化写实
  • 第一节 “十七年”期间的话剧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 第二节 胡导与莎士比亚演出
  • 第三节 张奇虹与1961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 第五章 莎士比亚与新时期话剧(1977~1989):文化探索
  • 第一节 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
  • 第二节 张奇虹的《威尼斯商人》演出
  • 第三节 徐晓钟与1980版《马克白斯》
  • 第四节 徐企平与莎士比亚戏剧演出
  • 第六章 莎士比亚与多元化话剧(1990至现今):文化改编
  • 第一节 1994年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
  • 第二节 林兆华与莎士比亚戏剧演出
  • 第三节 田沁鑫的莎士比亚话剧演出
  • 结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