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外销画为我们揭示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缩影,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方社会所建构的中国的“他者印象”。

内容简介

18世纪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国家扩展海外市场、殖民开拓和搜奇寻异的需求,在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尤其是清代中期对外通商口岸的广州产生了一批种类繁多的外销画作。外销画是中西贸易、文化乃至文物交流的产物,以结合中国传统画技与西方透视画技为主要手法,以中国社会的风土人情为主要题材,作为极具东方特色的特殊商品颇受来华洋人垂青,并经由商航运输到欧美等国。

受外来文化影响产生的外销画在与原有文化环境的碰撞中表现出多样性和包容性,较之传统文人绘画更多了几分世俗化与平民化特有的飘逸灵动。外销画随着广州通商口岸的博兴而存在了近两百年,真实地记录了一二百年前珠江三角洲流域的风俗和地貌,以及当时中西贸易的情况,是极为珍贵的历史图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南大亚太论丛》
  • 《南大亚太论丛》总序
  • 前言
  • 一、作为近现代文物的外销画
  • 二、外销画文物的研究价值
  • 三、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
  • 四、本书的研究新意
  • 五、地理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外销画文物产生的场域
  • 第一节 一口通商体制下的广州口岸
  • 第二节 广州口岸与西人东来
  • 第三节 外销画的美学特色:口岸文化之影响
  • 第二章 外销画文物鉴定的艺术基础
  • 第一节 技法来源
  • 第二节 创作形式
  • 第三节 画家及其学习途径
  • 第三章 外销画文物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发展轨迹及画技传承
  • 第二节 西洋技法对外销画的影响
  • 第三节 外销画与中国画的背离
  • 第四章 外销画文物海外收藏分析
  • 第一节 收藏背景
  • 第二节 英美馆藏的共性
  • 第三节 英美馆藏的差异
  • 第五章 外销画文物对中国形象的建构
  • 第一节 外销画出现之前中国形象的历史变迁
  • 第二节 外销画文物对中国形象的建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外销画主要绘画作品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是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机构,自1984年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的出版理念,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宗旨,坚持以精品出版为“魂”、学术出版为“本”的经营思路,形成了自身在高品位学术专著、高校精品教材、传统思想文化出版、国外学术名著译介等方面的出版特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版高地,中华民国史出版重镇,国外学术前沿重要译介平台。迄今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多种图书获得了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各类图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