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7.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2千字
字数
2005-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聚焦福柯思想与女性主义,对福柯的权力理论做了分析归纳。
内容简介
福柯的思想对包括女性主义布什的当代人文科学产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有着巨大的影响。从女性主义批语角度研究福柯的理论,尤其是福柯的话语理论、权力理论和性理论,可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本书从20世纪末发生在西方女性主义内部关于福柯思想的论争入手,系统地论述了福柯思想发展不同阶段的理论特点和女性主义学者对于福柯思想的批评、改造和利用。该书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将论争双方比喻为对话的双方,以对话的开始、高潮和延伸贯穿全书,在当代西方文论转型的背景下凸现女性主义理论嬗变的轨迹。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前言
- 第一编 对话的开始:女性主义批评的当下处境
- 第一章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相遇
- 第一节 女性主义多元化的理论格局
- 第二节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相遇
- 第三节 聚焦女性主义与福柯
- 第二章 话语理论与重塑妇女主体
- 第一节 话语的考古学
- 第二节 话语的秩序
- 第三节 话语/主体/权力
- 第四节 话语理论对女性主义的启示
- 第二编 对话的高潮:权力/身体
- 第三章 女性主义权力分析模式
- 第一节 福柯对现代权力的分析
- 第二节 权力/知识/真理
- 第三节 女性主义对福柯权力分析的评述和运用
- 第四章 女性身体的书写与重构
- 第一节 身体的谱系学
- 第二节 女性身体的重构和文化学分析
- 第三节 书写妇女身体
- 第三编 对话的延续:身份政治与当代女性主义实践
- 第五章 自我与妇女性别身份的越界
- 第一节 福柯的自我理论
- 第二节 重申妇女性别身份
- 第三节 女同性恋文学批评与“酷儿”理论
- 第六章 身份政治与后现代女性主义实践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与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理论
- 第二节 后殖民女性主义
- 第三节 身份的疆界
- 第七章 结语:困境与希望并存
- 参考文献
- 人名对照表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