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书读懂现场医护检测。

内容简介

POCT(point-of-care testing)是指靠近病人或在病人身边的检测,也可以叫"现场医护检测"。POCT不需要固定的检测场所,试剂和仪器是便携式的,并且可及时操作。POCT技术是尖端诊断技术的集大成者,具有仪器便携、检测时间短、仪器与试剂相结合等特点,主要用于临床检测、灾害医学,食品安全检测、毒品检测,生物应急检测等领域,也是该产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POCT在国外的发展已有18年,但我国仍是新生产业,目前已经加大对POCT产业的扶持,总的扶持规模有上百亿元,从2013年开始POCT产业将以30%的规模高速发展,到2020年产业规模可达1200亿元。本书就是配合这种现实的产物。

本书是有美国POCT权威教授Kost参加撰稿的国际合作专著,有如下特色:1有POCT的基本理论;2引进美国POCT的新概念和技术;3有临床医学和生物应急的丰富内容;4反映这些年我国POCT的进步。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辑委员会
  • 作者简介
  • 序一
  • 序二
  • 前言
  • 第一章 POC和POCT概论
  • 第一节 POC和POCT的目标和范围
  • 第二节 指导方针及标准
  • 第三节 全品质规则——全球倡议POCT
  • 第四节 错误避免与患者安全
  • 一、审核
  • 二、执行
  • 三、连通性
  • 四、患者安全
  • 第五节 需求评估
  • 一、紧急情况和灾难医学中的需求评估
  • 二、环境压力及防护措施
  • 三、生物危害的风险和预防
  • 第六节 POC领导和政策管理
  • 一、POC协调员及委员会
  • 二、政策与文件
  • 第七节 全血分析和体内监测
  • 一、全血分析
  • 二、诊断关键和检验群
  • 三、体内监测氧饱和度和血红蛋白
  • 第八节 治疗周转时间
  • 第二章 POCT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POCT的概念与原理
  • 一、目的和准则
  • 二、定义和最优化
  • 三、POCT关联
  • 四、执行和风险
  • 五、共享与教育
  • 第二节 POCT与临床医学的传统概念
  • 一、简介和目的
  • 二、联合实验室
  • 三、试验群
  • 四、动态反应
  • 五、治疗周转时间
  • 六、诊断治疗最优化
  • 七、医生反应
  • 八、临界范围和工作图
  • 九、POCT总的质量原则
  • 十、策略最优化POCT
  • 十一、POCT未来
  • 十二、认知最优化
  • 第三节 POCT分析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原则
  • 一、电解质
  • 二、碳水化合物
  • 三、血气分析
  • 四、副甲状腺激素
  • 五、其他影响
  • 第四节 POCT的分子诊断学
  • 一、分子诊断的定义
  • 二、分子诊断操作分类概要
  • 三、报告和解释
  • 四、POCT分子诊断的机遇
  • 五、核酸和基因POCT
  • 六、总结
  • 第五节 干试剂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和其他凝血酶方法
  • 一、凝血生化回顾
  • 二、常用的凝血试验
  • 三、技术原理
  • 四、质量控制
  • 五、临床形式
  • 六、规则模式
  • 七、总结
  • 第六节 POCT仪器
  • 一、POCT仪器类型
  • 二、POCT仪器分析原理
  • 第七节 POCT标准化实例
  • 第三章 POCT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 第一节 POCT在临床中的应用与质量管理
  • 一、POCT是检验医学发展的产物
  • 二、POCT在临床中的应用
  • 三、POCT质量管理与ISO15189
  • 第二节 POCT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
  • 一、POCT与急诊医学的关系
  • 二、应用领域
  • 三、POCT在急诊医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手术室POCT
  • 一、参与人员和设备
  • 二、治疗周转时间(TTAT)和试验群
  • 三、认证与质控
  • 四、系统优化
  • 五、医学和经济效益
  • 第四节 重症监护POCT
  • 一、重症监护室
  • 二、代谢监测
  • 三、分子监测
  • 第五节 感染性疾病中的POCT
  • 一、细菌感染
  • 二、病毒感染
  • 三、真菌感染
  • 四、寄生虫感染
  • 第六节 现场医护血液学
  • 一、血液POCT
  • 二、血凝检测
  • 三、血液POCT的适应证
  • 四、抗凝监测
  • 五、整合检测纲要的管理指导方法
  • 六、结论
  • 第七节 社区医疗中的POCT
  • 一、社区医疗POCT管理
  • 二、贯穿社区医疗统一体的综合现场检测
  • 三、POCT标准化
  • 第八节 儿童医院的POCT
  • 一、儿科POCT
  • 二、初级儿童保健中心POCT
  • 三、设备
  • 四、质量保证
  • 五、儿科住院部POCT
  • 六、儿科手术中的POCT
  • 七、儿科急诊和门诊的POCT
  • 第九节 心肌损伤生物标记物
  • 一、心肌损伤的病理生理学
  • 二、心肌梗死的重新定义
  • 三、胸痛评估
  • 第十节 POCT的护理对策
  • 一、POCT护理观察
  • 二、护士和各学科队伍
  • 三、培训计划
  • 第十一节 药物监测POCT
  • 一、滥用药物检测范围
  • 二、体育运动中的药物检测
  • 三、滥用药物快速检测
  • 四、结论和未来考虑
  • 第十二节 新生儿和早产儿的POCT
  • 一、新生儿POCT目标
  • 二、生化分析
  • 三、脑功能和灌注的现场医护评估
  • 四、经颅多普勒
  • 五、放射性核素动脉造影
  • 六、机械通气
  • 第十三节 医生办公室实验室的进展
  • 一、办公室实验室和CLIA’88立法
  • 二、检测的复杂程度
  • 三、影响办公室实验室的因素
  • 四、办公室实验室的建立
  • 五、检测项目
  • 六、总结
  • 第十四节 家庭自检的POCT应用
  • 一、家庭自检来源
  • 二、家庭自检种类
  • 三、家庭自检技术
  • 四、我国家庭自检的应用背景
  • 五、家庭自检在其他国家的应用状况及法律法规
  • 六、家庭自检产品购买途径及规范管理
  • 七、家庭医生制度和社区医疗推动POCT技术
  • 八、探讨未来适合家庭自检的项目
  • 第十五节 特殊环境中的POCT
  • 一、战伤病例和航空医学
  • 二、POCT在太空和高空飞行中的应用
  • 三、在偏远和极端环境中的POCT技术
  • 第十六节 心肌梗塞和充血性心衰的POCT
  • 一、心肌标志物在快速诊断中的作用
  • 二、B型利钠肽水平的诊断和治疗潜力
  • 第四章 POCT的信息集成与管理
  • 第一节 信息和资料的管理
  • 一、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 二、电子医学记录及数据库
  • 三、连接
  • 四、计算机的质量控制和计算机网络
  • 五、自动化和远程医疗
  • 六、POCT结果的管理
  • 第二节 重症病房中的POCT信息系统
  • 一、信息时代的实验室医学
  • 二、快速反应实验室和实验室信息系统
  • 三、重症病房里的POCT
  • 第三节 POCT结果的整合与连接
  • 一、当今的连接现状
  • 二、连接工业协会
  • 第四节 云医疗与POCT
  • 一、云医疗的基本概念
  • 二、云医疗的特点
  • 三、云医疗平台的主要应用
  • 四、云计算的基本概念
  • 五、云计算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展望
  • 六、典型云计算平台
  • 七、云计算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八、云技术与POCT平台建设
  • 第五章 POCT的政策与组织管理
  • 第一节 2007美国临床POCT认证规则
  • 一、更改内容摘要
  • 二、检查技术要点
  • 三、适用范围
  • 四、水平测试
  • 五、质量管理
  • 六、操作指南
  • 七、标本处理
  • 八、结果报告
  • 九、试剂
  • 十、仪器设备
  • 十一、操作人员
  • 十二、质量控制
  • 十三、定量系统的校准
  • 十四、血气标本
  • 十五、安全
  • 十六、医师操作的测试
  • 第二节 2012美国POCT认证规则
  • 一、人员组织
  • 二、标本采集
  • 三、程序手册
  • 四、试剂
  • 五、仪器设备
  • 六、质量控制
  • 七、测试
  • 八、血气分析
  • 九、结果报告
  • 第三节 国际POCT法规
  • 一、法规目的
  • 二、POCT委员会及其职责
  • 三、在POCT场所执行POCT
  • 第四节 国际POCT指导原则
  • 一、引言
  • 二、应用范围
  • 三、POCT清单
  • 四、POCT事业发展纲要
  • 五、POCT工作评估
  • 六、培训
  • 七、总结
  • 第五节 我国生产体系认证与考核
  • 一、诊断试剂生产的监管历程
  • 二、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六节 我国质量标准检测
  • 一、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的监管历程
  • 二、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监管
  • 三、体外诊断试剂的检验检测
  • 第七节 我国技术评价要求
  • 一、POCT产品技术评价分类
  • 二、POCT定量产品的技术评价
  • 三、POCT定性产品的技术评价
  • 第八节 我国审评审批流程
  • 一、审评流程
  • 二、行政审批
  • 第六章 POCT产品方法学及我国POCT产品概况
  • 第一节 POCT产品的方法学原理
  • 一、干化学法
  • 二、乳胶凝集试验
  • 三、膜载体酶免疫法
  • 四、胶体金法
  • 五、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 六、近红外荧光法
  • 七、生物传感技术
  • 八、生物芯片技术
  • 九、底物特异性电极法
  • 十、时间分辨荧光法
  • 十一、电流分析法
  • 十二、电导分析法
  • 十三、免疫比浊法
  • 十四、离子选择电极法
  • 十五、侧流与径流免疫测定法
  • 十六、反向离子电渗法
  • 十七、多波长光度测定法
  • 十八、光学荧光法
  • 十九、多重PCR法
  • 二十、血栓弹性描记法
  • 二十一、表面声波生物传感器检测法
  • 二十二、微流控芯片POCT技术
  • 二十三、上转发光颗粒免疫分析技术
  • 二十四、非核酸杂交检测技术
  • 第二节 我国POCT产品概况
  • 一、POCT检测技术特点
  • 二、产品介绍
  • 第七章 医院POCT管理和教育培训
  • 第一节 医院如何管理POCT
  • 一、建立单位POCT委员会
  • 二、配备POCT协调员
  • 三、临床学家和技术顾问
  • 四、质量管理
  • 第二节 教育与培训
  • 一、授权及培训的管理要求
  • 二、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与其他培训方针
  • 三、POCT人员的资格证书的建立与管理
  • 四、总结
  • 第三节 FDA有关家用体外诊断设备的规定
  • 一、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对体外诊断设备管理的范例
  • 二、有关家用体外诊断设备的规定
  • 三、果糖胺和凝血酶原时间检测项目
  • 四、FDA对豁免检测申请的审批职责
  • 五、家用检测的未来
  • 第四节 新POCT设备的调节和控制
  • 一、调节控制总原则
  • 二、FDA对POCT的特殊规范要求
  • 三、上市所需的费用和时间
  • 四、质量系统和依从问题
  • 第五节 POCT的管理艺术
  • 第六节 尿液POCT的连续性质量提高和质量管理
  • 第七节 POC开创检验医学的新时代
  • 第八章 展望POC和POCT的未来
  • 第一节 小世界网络理论和实践
  • 一、背景和目标
  • 二、小世界网络理论
  • 三、POC小世界网络理论的运用
  • 四、POC小世界网络理论的实践原则
  • 五、地理信息系统用于POC资源的管理和配置
  • 第二节 优化POCT结果
  • 一、POC协调员的职能
  • 二、焦点论题:应急储藏所的准备和恢复
  • 三、焦点论题:糖尿病和最佳的疾病管理护理路径
  • 四、焦点论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心脏病标志物检测
  • 五、焦点论题:手术室中的POCT
  • 第三节 结果证明
  • 第四节 总结及建议
  • 第五节 我国POCT组织的兴起
  • 一、首届中美POCT产业与技术创新高峰论坛
  • 二、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现场快速检测(POCT)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
  • 三、快速检测与健康监测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四、首届中国快速检测产业技术创新中美精华学习班
  • 参考文献
  • 英汉POCT词汇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中央级医药卫生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中国规模大、实力强、出版品种多的医学出版机构。1993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评为中国首批优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