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试图从漫长时代变迁的角度来分析明代货币与中国“白银时代”结束的问题。

内容简介

明代中叶前后,源于基层且为民间势力所主导的称量银自下而上,逐步取代政府发行的规范货币——纸钞、制钱——成为核心货币,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货币形态、货币制度和货币体系转型,堪称晚近以来中国货币成为重要的货币变局。此次转型结果,不仅撼动并终结了长期居主导作用的国家发行货币的地位,奠定了中国此后近五个世纪的货币流通格局,事实上也改变了国家财政运作方式,塑造了新的国家权力与市场经济间的关系。本书采取综合性的货币史框架,分析了明代货币白银化产生的历史基础、体制促因、展开过程和格局形成等问题,试图从长时段变迁角度,揭示宝钞、铜钱、白银的历史变位与中国“白银时代”最终曲折落地的重大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前辅文
  • 总序
  • 楔子: 严书开论中国史上的白银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内容结构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元明变迁视野下的货币体系演进
  • 一 “纸钞时代”的盛期:元代纸钞制度及其变迁
  • 二 铜钱的衰退与白银的发展
  • 第三章 “洪武货币秩序”的确立与明初多种通货并存
  • 一 单一宝钞体制的形成
  • 二 祖宗成例:“洪武货币秩序”的确立
  • 三 实物本位下的多种通货并存
  • 第四章 货币白银化(一): 财政制度改革及其银纳化过程
  • 一 明前期禁令政策下的白银“双轨”流通
  • 二 正景之际赋役折银的肇始与公私用银的扩大
  • 三 财政制度改革及其银纳化过程(1):田赋徭役
  • 四 财政制度改革及其银纳化过程(2):专卖税收及主要财政供支
  • 第五章 货币白银化(二): 货币制度领域与民间市场上的白银替代
  • 一 调整:从宝钞到铜钱
  • 二 拐点:私钱泛滥与政府“救市”
  • 三 结果:私钱全面占据市场与“银进钱退”
  • 四 流通分割化:货币地域流通状况
  • 第六章 格局奠定:银钱并行的形成
  • 一 国内外市场逐步联结与海外白银的流入
  • 二 货币主导权之争:银钱争论与国家铸钱的新开展
  • 三 白银存量不足与隆万时期的货币扩张
  • 四 贡赋体制、民间社会用银的合流与行钱之地的萎缩
  • 第七章 结语:历史变迁视野下的货币转型
  • 一 时代背景:元明变迁与货币体系的变动
  • 二 转型过程:两条线索相互交织
  • 三 格局奠定:银钱并行的形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