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杂志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74千字
字数
2020-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期重点文章《卧铺闲话》《愿你在大城市生活过》《全球化:进或退》《茜纱窗下》。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爱”与“畏”
-
卧铺闲话
-
为了一首诗
-
马车夫
-
雁过长空,影沉寒水
-
茜纱窗下
-
云
-
远在他乡的故乡
-
等待一个秋天的日子
-
假如我知道你的名字
-
“坐班制”与莫扎特的悲剧
-
铅笔的可悔品质
-
人生过处唯存悔
-
前浪、后浪与孟浪
-
人的后半生
-
深度和广度,哪个更重要
-
时间如何让人变得伟大
-
毁灭
-
旧与老
-
后疫情时代的消费
-
全球化:进或退
-
瞧,那个没有“绿码”的人
-
渡己与渡人
-
愿你在大城市生活过
-
我的傻瓜时代
-
守护莫高窟的年轻人
-
用工匠精神请客
-
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
民法典将如何影响你我的生活
-
风味在人间
-
为什么宋朝总打败仗
-
向“过劳”说不
-
鸟人
-
“小数据”为何如此硬核
-
喝开水
-
言论
-
漫画与幽默
-
名画中的故事
-
好电影如旧书
-
杜甫诗写意
-
油灯
-
仰望
-
有些人就像蜘蛛
-
战争什么时候结束
-
连环画作品《杨志卖刀》
-
无题
-
价值判断
-
人生为何值得活
-
林下风气
-
新闻与文学
-
万物带来你的消息
-
真诚和真情
-
风格与时尚
-
语丝
-
微书摘
-
在故乡
-
最大的不幸
-
那年那书那时光
展开全部
一本杂志,一点收获你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都来自一颗爆炸了的恒星。形成你左手的原子可能和形成你右手的来自不同的恒星。这是我所知关于物理的最有诗意的事情:你们都是星辰。
雁过长空,影沉寒水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生命只是一种偶然,万千景象不过都是瞬间的变化。苏轼二十岁那年和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陪同下赴京城汴梁应举,经过渑池(今属河南)时,曾寄宿在一座寺庙中。老僧奉闲殷勤招待,兄弟俩在寺壁上题了诗。过了三年,苏轼去陕西任地方官,重又路过渑池,他和苏辙为此作诗唱和,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成为诗史上的名作。一种很深的感慨首先是触景而生的:不过几年时间,殷勤好客的老和尚已经离世,埋在一座塔下。他的笑颜、他的声音好像还在眼前,可眼前只有一堆埋骨的土。寺庙也已经破败,看不到兄弟俩当年题在墙壁上的诗。那些诗句还记得很清晰,可眼前只有颓败的土墙。人的一生很难说有什么既定目标,因为外在环境与条件的变化不受人的意志控制;人生到处会留下一些痕迹,但那些痕迹很快都会消失。也许,“伟人” 会留下许多供人追忆的东西,譬如他的故居,他坐过的椅子,但那也只是做纪念活动的人为了自己的目的而维持某种陈设,通过这种陈设来解释某一段历史,它和被纪念的人倒没有多大关系。那么,人生到底是什么呢?苏轼想:就像鸿雁飞在茫茫的天空中,偶然在雪地上停息,留下一些印迹,而后鸿飞雪化,一切都不复存在。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吗?走过的路上那些模糊的印痕,星星点点,似断似连,又能够说明什么?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在支配着这一切呢?年轻的苏轼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但不管怎样,人总还是要辛勤地努力吧!当年父子三人走在崤山道上,风雪交加,路途崎岖,蹇驴在颠簸中发出长长的嘶喊。这就是路。如今兄弟俩都考上了进士,从小官做起,跟各样的人打交道,疲惫、厌倦总是难免,但总还要努力走下去,这就是路。差不多和苏轼同时代,有一位天衣义怀禅师说过一段上堂语(开讲时所说的话):“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解向异类中行。” 意思大致是:大雁从天上飞过,影子投在清澄的水面上。但大雁并不是有意要留下自己的踪迹,水流也无意留住它的影子。雁飞影过,如此而已。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能够这样去做事,才能行走于纷繁的人世间。苏轼的诗与天衣义怀的禅语有非常相近之处,有人认为诗意是演绎禅语而成的。他们生活的年代相近,但天衣义怀主要活动于江浙一带,苏轼那时还没有到过此地,所以很难说苏轼写诗时受到他的影响。两者的近似,更大可能是出于 “不约而同” 吧;况且,两者的视角,也还是有些差异的。天衣义怀的话,根源是在《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据说六祖慧能未出家时于市中贩柴为生,偶然经过一家客舍,听人诵读《金刚经》,听到这一句忽然醒悟,顿萌出家之志。什么叫 “无所住” 呢?简单说就是不执着,不受外界变化的支配。你在 “异类”(各种各样的人与事)中行,有人夸你,你就兴高采烈;有人骂你,你就怒气冲冲;今天流行黄色你就一身黄,明天流行黑色你就一身黑…… 很快你就神魂颠倒、莫名其妙了。如何又要 “生其心” 呢?佛教讲万事无常,本心清净,但并不赞成执着于空无 —— 执着于空无也是有所 “住”。南宋黄龙祖心宝觉禅师的诗偈说:“不知心境本如如,触目遇缘无障碍。” 清净的本心不仅对外界仍然有恰当的反应,有自然的喜怒哀乐,这种反应甚至是更为自如而美妙的。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情与之谐,心与之舞,飘逸之中,欣喜自生。更有 “利乐众生,慈悲为怀”,也是一种 “生其心”—— 实际上,慈悲心构成了佛教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基础。
出版方
《读者》杂志社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读者传媒”)由原来的甘肃人民出版社改制而来,旗下《读者》杂志(原名《读者文摘》)为半月刊物。
创刊40余年来,《读者》杂志不断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多年来,《读者》杂志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读者》收录的文章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篇篇精品。这里有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具有深广的影响力与历久弥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