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9千字
字数
2010-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传播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进行了研究分析。
内容简介
全书从电视传播的人文精神、试论“电视知识分子”、大众传媒与公众身份的建构、舆论监督——政治文明的重要维度、影视文化三论等多方面对传播文化进行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介绍
- 总序
- “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扩张与中国影视文化的反弹——加入WTO,中国影视艺术的文化传播学思考
- 一、加入WTO,中国影视面临“帝国文化”传播扩张的严峻态势
- 二、加入WTO,中国影视面对世界影视权力话语的文化分析
- 三、加入WTO,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战略性思考
- 参考文献
-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
- 一、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生存
- 二、电影电视的国际传播
- 三、用最现代的语言体现最传统的中国文化
- 四、民族影视如何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 意义、生产与消费——当代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从教化工具到大众文化的移位
- 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力量
- 生产与流通的“准市场化”
- 输入与输出的文化接近性现象
- 中国电视文化理念嬗变和趋向
- 一、电视机构由“单一经营型”趋向“多元经营型”
- 二、经营方式由“政府拨款”趋向“资本市场动作”
- 三、传播观念由平面的“宣传理念”趋向立体的“传播理念”
- 四、传播方式由“综合频道”趋向“专业频道”
- 五、传播意识由“频道观念”趋向“品牌意识”
- 六、传播思维由“趋同思维”趋向“另类思维”
- 七、传播文化由“宣传中国文化”趋向“中西文化交流”
- 电视传播的人文精神
- 民族性
- 1.民本思想
- 2.仁德思想
- 3.崇高人格
- 时代性
- 1.法制意识
- 2.创新意识
- 3.民主意识
- 4.消费意识
- 批判性
- 技术性
- 1.求知欲
- 2.交流感
- 3.参与感
- 当代社会阶层变迁与电视传播价值取向
- 一、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认识
- 二、阶层变迁对电视传播价值取向的影响
- 1.媒介人的观念变革
- 2.节目构成的变化
- 3.受众接受心理的变化
- 三、媒介价值取向变化的双向互动意义
- 艺术事业、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的混沌和迷失——略论中国电视剧的社会角色和文化策略并与尹鸿先生商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试论“电视知识分子”
- 一、“电视知识分子”的出场语境
- 二、“电视知识分子”的表现和本土化的制度安排
- 三、“电视知识分子”是不是知识分子的与时俱进?
- 文化命名权的搬演——央视大赛策略解读
- 大众传媒与公众身份的建构
- 一、大众传媒和公共领域
- 二、从大众、受众到公众
- 三、公众身份的建构
- 葡萄牙、欧洲与中国——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演讲
- 先进文化观照下的传统文化与电视文化
- 我所看到的先进文化
- 我所理解的传统文化
- “亚洲价值观”的大起大落
- 两篇站不住脚的文章
- 从乌托邦到“有托之乡”:传统文化研究应以先进文化为主要参照系和依归
- 我们需要理性
- 日本的教训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 政要平民化:先进文化的一种标志
- 一个超越时空的伟大皇帝
- 俄罗斯的青蛙
- 找回灵魂
- 数码媒体与赛伯时间艺术
- 舆论监督——政治文明的重要维度
- 一、位置与意义
- 1.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个重要和能动的维度
- 2.舆论监督是改进和加强各级党政领导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制约和优化各种权力的一个重要形式
- 3.舆论监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社会协调公共机制
- 4.舆论监督是现代媒体贯彻“三贴近”原则,实现其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的重要形式
- 二、现状与问题
-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和政府对舆论监督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舆论监督的环境越来越好,但舆论监督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
- 2.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各类节目形成了规模,积累了经验,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但仍需进一步改进
- 收视率再批判
- 一、收视率的积极意义
- 二、收视率批判
- 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收视率”
- 艺术美学与构建和谐社会断想
- 一
- 二
- 三
- 四
- 影视文化三论
- 一、影视文化界定
- (一)电影、电视与影视
- (二)“影视文化”的三个系统
- 1.从大众传播系统来看
- 2.从艺术系统来看
- 3.从娱乐休闲系统来看
- (三)电影、电视文化的共性与差异
- (四)小结
- 二、影视文化(广义的)的构成
- (一)物质层面
- (二)制度层面
- 1.社会制度
- 2.生产制度
- 3.管理制度
- (三)观念层面
- 三、影视文化(狭义的)几个基本关系
- (一)“社会历史”与“影视艺术本体”之关系
- 1.制约
- 2.功能
- 3.“超前”,与“滞后”
- (二)影视艺术本体自身的几个关系
- 1.影视艺术本体与艺术文化传统及异域文化(尤其是异城影视文化)的关系
- 2.外在表象符号与内在艺术精神的关系
- 3.个性化创造与集体无意识的“模式”之关系
- (三)影视艺术本体与受众的关系
- 参考书目:
- 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
- 一、文化传播中的输出和受纳
- 二、文化交流中的共性与个性
- 三、文化传播交流中的趋同与变异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生存
- 一、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性
- 二、本体性危机与影像中介
- 三、“双赢”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生存
- (一)话语权的双向契合
- (二)编码层的紧密缝合
- (三)注意力资源的有效整合
- (四)几种类型
- 四、结语:雅努斯的两副面孔
- 首都未成年人电视收视行为分析报告
- 一、电视对首都未成年人的影响力分析
- 1.未成年人群体和电视与发展中的国家、首都、时代共同成长
- 2.电视在首都未成年人生活中占有较为适宜的比重
- 3.首都未成年人群体的电视收视动机健康而多元
- 4.首都未成年人群体对目前提供的儿童节目总体满意,其电视收视评价呈现多元化局面
- 5.电视对于首都未成年人身心成长及学习生活有着强大影响力
- 二、首都未成年人对典型电视内容的收视行为分析
- 6.首都未成年人群体对影视暴力画面表示反感
- 7.模仿心理和行为是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双刃剑
- 8.明星崇拜成为未成年人电视收视行为中割舍不掉的情结
- 9.未成年人所处的电视剧收视环境高度切近成人
- 三、首都未成年人电视消费取向和收视渠道分析
- 10.首都地区未成年人对电视广告的态度正反参半
- 11.明星或名人代言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影响有限
- 12.电脑已经成为首都未成年人群体重要的电视节目收视渠道
- 13.影视剧和娱乐节目成为未成年人通过电脑欣赏的主要节目形态
- 四、电视传播策略建议:建构少儿专属的电视传媒时空
- 1.坚实确立以少年儿童为本位的传媒产业体系
- 2.坚决以少儿之心、质朴之心、乐育之心创造电视传媒蓝图
- 3.坚定细分少年儿童电视受众,按照其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展开传媒运营
- 4.坚持实现少儿节目的本土化、民族化、现代化
- 5.坚固链接商业品牌,共同开启少儿消费市场
- 后现代语境下中国电视的传播特征及其文化悖论
- 一、电视的后现代主义传播特征
- (一)娱乐与故事——“狂欢广场”的迷醉
- (二)开放与多元——电视的文化姿态
- (三)复制与粘贴——“有中生有”的制造方法
- (四)戏仿与解构——颠覆文化的快乐
- 二、后现代语境下电视面临的文化悖论
- (一)简单与复杂
- (二)浅薄与深沉
- (三)媚俗与独立
- (四)“近视”与“宏观”
- 论中国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的建立
- 一、电视批评的界定、分类与特征
- (一)关于电视批评的界定
- (二)电视批评的类型和特征
- 二、电视批评的功能与作用
- 三、电视批评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电视批评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 (二)电视批评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理论
- (三)电视批评基本理念与方法
- (四)电视批评的具体对象
- 好莱坞影响力探究
- 一、商业基础
- 二、娱乐诉求
- 三、现实底蕴
- 四、国际传播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