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3千字
字数
2019-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主要论述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大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两部分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列重大问题,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点难点问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理论体系主题,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引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等。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大问题,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逻辑结构、历史地位、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如何坚定“四个自信”和如何加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传播等问题,最后对新时代如何丰富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作者的思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自序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热点难点问题研究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在哪里?
- 一、学术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起点的争论
-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
- 三、对几个疑难问题的解析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 一、学术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争论
- 二、主题: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 三、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 第三章 如何全面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
- 一、从经济社会形态看,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阶段
- 二、从主体社会形态看,中国正处于从“物的依赖关系”转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
- 三、从技术社会形态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
- 第四章 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到底意味着什么?
-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历史文化的现代版
-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版
- 三、现实社会主义的拓展版
- 四、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创新版
- 第五章 中国改革开放成功背后的价值观引领作用是如何发挥的?
-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中国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了基本遵循
-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确立了改革开放主体的基本道德规范
- 第六章 新时代如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一、增强制度自觉,既不漠视制度,也不盲目崇拜制度
- 二、坚持正确方向,既防止改旗易帜,又避免走回头路
- 三、加强理论创新和顶层设计,既不激进,也不保守
- 四、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改革始终,既不懈怠也不折腾
- 五、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注重制度建设,又要注重作风建设
- 六、增强制度刚性约束,既要治标,也要治本
- 七、大胆吸收国外经验,既不盲目排斥,也不全盘照搬
- 第七章 新发展理念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有何联系?
- 一、总结执政经验,体现了党的宗旨,反映了党执政理念的鲜明特色
- 二、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 三、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
-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
- 一、中国共产党总结改革开放经验的历史回顾
- 二、中国共产党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鲜明特色
- 三、中国共产党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启示
- 第九章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 一、使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 二、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
- 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 第十章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 一、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取得的成就
- 二、理性看待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存在的问题
- 三、科学判断当前建立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形势
- 四、积极探索创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思路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第十一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 一、当今人类仍处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
- 二、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 三、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 第十二章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 第十三章 如何理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 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
- 二、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
-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中国呈现的新特点
- 四、需要进一步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十四章 如何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内容和结构?
-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结构
- 第十五章 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 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为世界社会主义注入新活力
- 二、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 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 四、始终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构建了新时代管党治党新体系
- 第十六章 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色?
- 一、政治立场的人民性
- 二、指导思想的科学性
- 三、目标体系的全面性
- 四、制度安排的合理性
- 五、战略部署的系统性
- 六、行动纲领的创新性
- 七、国际战略的开放性
- 第十七章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后的中国道路如何走?
- 一、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 二、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三、如何推进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 四、如何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 五、如何实现社会公正?
- 六、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 第十八章 新时代如何坚定“四个自信”?
- 一、坚定“四个自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影响“四个自信”的深层原因分析
- 三、关于坚定“四个自信”的深度思考
- 第十九章 如何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传播?
-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条件分析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的主要途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 三、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
- 第二十章 新时代如何丰富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 一、丰富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
- 二、丰富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三、丰富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