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81千字
字数
2024-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为高校落实智能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内容简介
数智化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智化技术与企业管理不断融合,推动会计从传统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会计岗位的不断迭代引发实务界对会计人员能力需求的变化。
在企业传统会计人才向智能会计人才转型的过程中,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也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有哪些类型?每种类型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专业能力?高校应如何制订培养方案?
本书结合智能会计的理论与实践,对智能会计人才类型、专业能力框架与培养模式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厘清智能会计发展历程、梳理智能会计工作流程的基础上,融合多学科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大智能会计人才类型、十大能力、八大课程模块,并从实务界和高校两个角度分别加以验证。
同时,本书还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高校智能会计相关专业本科及硕士阶段的培养方案,构建了会计学(智能会计方向)本科阶段和会计专硕(智能会计方向)的参考性培养方案。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智能会计发展历程
- 1.1.1 电算化阶段
- 1.1.2 信息化阶段
- 1.1.3 智能化阶段
- 1.2 智能会计人才培养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框架
- 1.2.3 研究内容
- 1.2.4 研究贡献
- 第2章 国内部分高校智能会计相关专业本科阶段培养方案介绍
- 第3章 国内外部分高校智能会计相关专业硕士阶段培养方案介绍
- 3.1 国内部分高校智能会计相关专业硕士阶段培养方案介绍
- 3.2 国外部分高校智能会计相关专业硕士阶段培养方案介绍
- 3.3 国内外高校智能会计专业培养方案总结
- 3.3.1 智能会计课程数量不足
- 3.3.2 会计课程与技术课程融合程度不足
- 3.3.3 实习实践和学术论文类课程对智能会计的要求较低
- 第4章 智能会计人才类型与培养模式:一个初步框架
- 4.1 我国智能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 4.2 智能会计人才的类型
- 4.2.1 智能财务架构师
- 4.2.2 智能财务运营师
- 4.2.3 智能财务分析师
- 4.2.4 大数据审计师
- 4.3 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 4.3.1 智能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 4.3.2 智能会计人才能力框架
- 4.3.3 智能会计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 第5章 智能会计人才需求与培养:来自实务界的证据
- 5.1 引言
- 5.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5.3 研究设计
- 5.3.1 调查问卷设计
- 5.3.2 数据来源
- 5.4 实证分析
- 5.4.1 智能会计人才需求分析
- 5.4.2 智能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和课程体系的分析验证
- 5.5 调查发现及启示
- 5.5.1 调查发现
- 5.5.2 调查启示
- 第6章 智能会计人才需求与培养:来自高校的证据
- 6.1 引言
- 6.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6.2.1 构建智能会计人才培养分阶段的培养目标
- 6.2.2 课程体系的重构
- 6.2.3 教学方法的创新
- 6.3 研究设计
- 6.3.1 调查问卷设计
- 6.3.2 数据来源
- 6.3.3 变量定义与回归模型
- 6.4 实证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回归分析
- 6.4.3 稳健性检验
- 6.4.4 进一步讨论:其他影响因素
- 6.5 智能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与人才培养
- 6.5.1 智能会计人才能力框架
- 6.5.2 智能会计类课程教学方法
- 6.5.3 智能会计人才培养项目考核与激励
- 6.6 调查发现与启示
- 6.6.1 调查发现
- 6.6.2 研究启示
- 第7章 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 7.1 会计学(智能会计方向)本科阶段参考性培养方案
- 7.1.1 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 7.1.2 培养特色与方向
- 7.1.3 学制与年限
- 7.1.4 培养方式
- 7.1.5 课程设置
- 7.1.6 学位论文
- 7.2 会计专硕(智能会计方向)参考性培养方案
- 7.2.1 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 7.2.2 培养特色与方向
- 7.2.3 学制与年限
- 7.2.4 培养方式
- 7.2.5 课程设置
- 7.2.6 学位论文
- 7.2.7 课程介绍
-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