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类型
7.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6千字
字数
2022-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文学图像论》分析语象与视觉图像的互动,探讨文学与图像发展。
内容简介
“文学图像论”是我国新世纪出现的文学理论的新论域,也是整个文学新时代的新概念。从19世纪到20世纪,文学理论的母题经历了从“文学与社会”到“文学与语言”的蜕变,正在朝向21世纪的“文学与图像”渐行渐近。后者作为新世纪之“新学”,参照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图像论”,可将其命名为“文学图像论”。“文学图像论”认为应当回到亚里斯多德“文学是语言艺术”的文学观;文学语象如何外化和延宕为视觉图像,视觉图像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被言说,以及语言和图像作为人类符号体系之两翼的比较研究,构成了它的基本范畴和方法。本书即从文学与图像互动的多个方面进行论说,具体包括语图互访论、语图指称论、语图传播论、语图在场论、文学成像论、诗歌图像论、小说插图论、文学书像论。从符号学、文艺理论、哲学等多学科梳理语象、图像、画象、字像、书像等文学与图像的核心符号,从学理层面面对当下文学遭遇图像,以及文学与图像在新世纪的发展等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论
- 一代有一代之“新学”
- “文学图像论”的命名理据
- “文学图像论”的文学观
- “文学图像论”的范畴和方法
- “文学图像论”之可能或不可能
- 第一章 文学与图像
- 文图关系研究的学理逻辑
- “语图”关系史及其诸问题
- 语象和图像的统觉共享
- 第二章 语图互仿论
- 拉奥孔之“痛”
- 顺势而为
- 逆势而上
- 第三章 语图指称论
- 任意性和相似性
- “假相”的合法性
- 语言虚指与语象如画
- 第四章 语图传播论
- 可名与不可名
- 图之悦与文之悦
- 图以载文文自轻
- 第五章 语图在场论
- 图说在场及其“皮相之见”
- 言说不在场及其能指在场
- 言说在场之图像透明
- 第六章 文学成像论
- “一画”:天人揖别与天人际会
- 语言生象与在场诱惑
- 文心取意与心手相应
- 第七章 诗歌图像论
- 语图切换与诗意再现
- 语义深隧与图像例证
- 若隐若现的视觉诱惑
- 第八章 小说插图论
- “立铺讲唱”之现场还原
- 叙事折叠之插图明见
- 插图逃逸与独立叙事
- 危险的“插入”与话语解构
- 第九章 文学书像论
- 字像、书像及其视觉注意
- 语象、字像、书像之异质同构
- 书像之书意及其文意如影
- 余论
- 文学新时代
- 文学图像论的使命
- 遥远的地平线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