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杂志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5千字
字数
2010-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反映文学院教师科研、教学。
内容简介
本辑共收入论文30篇,其中学术论文16篇,教学改革论文14篇。论文的作者大都是文学院现任教师,也有从文学院调入我校艺术研究院的教师、与教师合作论文的在读或毕业的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收入本辑的所有论文均是在此首次公开发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学术编
- 邓以蛰音乐美学思想初探
- 阿多尔诺关于现代主义艺术审美特征的论述
- 一、现代主义艺术中的不和谐及抽象
- 二、现代主义艺术的幻象性
- 三、现代主义艺术的谜语特质
- 结语
- 全球化与人民性、民族化之交互错动——简论全球化语境中的毛泽东文艺思想
- 一、文艺的人民性与全球化
- 二、文艺的开放性和民族性
- 对先秦两汉时期“品”的词义学简要考察
- 古代刺秦剧的君道观和士道观
- 一、古代刺秦剧目及内容梗概
- 二、“道德”是古代刺秦剧评价秦始皇的唯一取向
- 三、“士为知己者死”是刺秦的主要动机
- 四、附论《易水寒》的结局
- 试论师事魏校对归有光的影响
-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 浅谈皮影戏的剧场特性
- 一、皮影戏戏剧场构成的三种情况
- 二、皮影戏的剧场特性
- 宣侠父《西北远征记》的文史价值略考
- 一
- 二
- 三
- 文学·影视·生活——从《蜗居》现象看现实主义创作的当代意义
- 一
- 二
- 三
- 中国电影中的俄狄浦斯情结解读
- 一、张艺谋导演电影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 二、陈凯歌电影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 三、冯小刚电影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 四、姜文电影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 结语
- 电视广告语言的陌生化
- 一、引论
- 二、偏离——实现电视广告语言陌生化的手段
- 三、对电视广告语言陌生化特点的分析
- 结语
- 从词语角度看新闻发言人语言的淡化现象——以2008年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部分发言为例
- 一、从高频词看新闻发言人语言中的淡化词语
- 二、从高频词搭配的角度解读新闻发言人语言中的淡化现象
- 三、通过词语出现的具体语境分析新闻发言人语言中的淡化现象
- 河北沙城话与狼山话的语音差异
- 一、沙城话的声韵调
- 二、狼山话的声韵调
- 三、沙城和狼山两语区声韵调的差异
- 四、两字组连读变调
- 结论
- 新媒介写作特点分析
- 一、写作主体的草根性和匿名性
- 二、写作内容的丰富性和单一性
- 三、写作传播的开放性和交互性
- 四、写作标准的严谨性和创新性
- 要“激动”——论学术境界
- 一、“激动”的不同表现
- 二、“激动”:学术境界的较高层次
- 三、如何达到“激动”的境界
- 教学编
- 高等学校文学艺术教育教学目的与方法刍议——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劣辨析
- “三论”教学的方法论与大学教育的价值论思考
- 一、课程设置要恰到好处
- 二、课堂教学要有意脱离教材
- 三、注重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 四、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
- 五、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学习过程比考试重要
-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度”的把握
- 一、课前准备中的“度”
- 二、课堂教学中的“度”
- 三、课后考核中的“度”
- 读图时代背景下的文艺美学教学改革
- 一、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塑造新型理想人格
- 二、提高课堂教学含金量,提升审美感知力
- 三、电子传媒时代要把读文与读图完美结合起来
- 精神分析与文学阅读:一门文学批评课的教学设计
- 一、“精神分析与文学阅读”课程的设计思路
- 二、精神分析文论课程的授课线索
- 三、精神分析文论课程的教学方法
- 四、精神分析文论课程的实例分析
- 高校公共基础课大班考核方法改革研讨——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例
- 一、新考核方案的针对性
- 二、新考核方案的具体内容
- 三、新考核方案的实践过程与效果总结
-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性
- “史实”教学与“史识”教学——论大一新生“中国现代文学史B”课程教学特色
- 高校之文学讲读:文本与语境——以鲁迅的《祝福》为例
- 一、语境
- 二、文本
- 试论影视剧作课程的教学改革
- 一、影视剧作课授课的问题与现状
- 二、现有条件下的应对策略
- 古代汉语课程论文指导述要
- 一、古代汉语课实行论文结课的利弊
- 二、论文指导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 大学基础写作课实践指导案例分析
- 一、写作指导步骤
- 二、评价体系
- 三、实践效果
- 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看字本位理念的重要性
- 一、现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字本位理念的贯彻
- 三、以字本位理念为指导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的初步构想
- 试论大学英语四级作文写作
- 一、学生英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 二、写作训练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