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日本学界具有代表性的中坚力量对于宋代历史的“再认识”。

内容简介

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宋朝”一卷。全书渐次展开的十章,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板块:开端的四章,依照历史的时序,概述了公元9世纪末到13世纪政治史的基本历程。继而进入本书最为核心的内容,以三章的篇幅,讨论这一时段中“思想与宗教的奔流”:作者分别从思想和宗教的变迁、士大夫群体和社会精神、科学和技术革新等角度阐释了“奔流”的意涵。接下来的两章,介绍两宋的文化潮流、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通过延伸性的观察,让人们体味到“思想与宗教”养育蕴蓄的氛围环境与承载体。第十章则是宋代历史的结束,也是全书概观式的收束。

本书内容涉及到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学术史、艺术史等纷纭丰富的议题,体现着日本学界具有代表性的中坚力量对于宋代历史的“再认识”。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 前言
  • 第一章 宋朝的诞生
  • 从安禄山到黄巢
  • 朱全忠抬头
  • 华北王权的兴亡
  • 革命的逻辑
  • 最后的禅让
  • 第二章 宫廷的运营
  • 走向统一的趋势
  • 确立各种制度
  • 澶渊之盟与封禅
  • 宰相群像
  • 弊端百出与濮议
  • 第三章 动乱的世纪
  • 王安石上台
  • 新法种种
  • 党争
  • 靖康之变
  • 抗敌英雄岳飞
  • 第四章 江南的安定
  • 宋金和议与秦桧独裁
  • 对决海陵王
  • 繁华的临安
  • 从孝宗到宁宗
  • 史弥远时代与朱子学兴隆
  • 第五章 宗教的本土化
  • “哲学”与“宗教”
  • 宋朝以前的三教交涉
  • 重兴儒教
  • 发现淫祀邪教
  • 教义的心性化与葬送仪礼的规范化
  • 第六章 士大夫的精神
  • 先忧后乐
  • 发现天理
  • 宗族形成运动
  • 科举的作用
  • 名公与豪强
  • 第七章 技术的革新
  • 印刷出版
  • 医、药、食
  • 农耕法与交通
  • 天文地理
  • 军事与建筑
  • 第八章 文化的新潮流
  • 吃茶与陶瓷
  • 金石与名物
  • 书画
  • 文学
  • 文化娱乐
  • 第九章 平民的生活
  • 税制与阶层分化
  • 农民抒怀
  • 货币经济
  • 市镇的勃兴
  • 大贸易港——广州、泉州、明州
  • 第十章 中华的骄傲
  • 与“外国”的交流
  • 与日本的关系
  • 与蒙古的冲突
  • 襄阳攻防与临安开城
  • 宋代的印象
  • 结语
  • 附录
  • 主要人物略传
  • 历史关键词解说
  • 参考文献
  • 历史年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