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29千字
字数
2013-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描绘中苏由建立同盟到蜜月期到出现裂痕的历史过程。
内容简介
本书为《无奈的选择:冷战与中苏同盟的命运(1945-1959)》上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直到苏联解体,整个世界基本上都处于冷战或受其影响的状态中。在这半个多世纪里,从世界政治格局或国际关系形态看,冷战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其中包含着两次重大变化,或可称之为“转型”。
总的说来,1947年春夏至1949年底是冷战的初期,其范围限于欧洲,而内容则是以美苏之间的对抗为核心;
1950年初至1960年代末是冷战的中期,其范围扩展到全球,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在欧亚大陆连成一片,而资本主义阵营则构造了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大西洋包围圈,同时,双方争夺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角力也开始升温;
1970年代初至1990年代初是冷战的后期,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大分裂、大改组,不结盟运动方兴未艾,中国退出原来意义上的冷战,而美苏争夺则在缓和对话与军备竞赛中愈演愈烈,并最终导致苏联败北,冷战结束。
目录
- 版权信息
- 见证与反思
- 中苏关系历史演变的新诠释(代序)
- 导言 中苏关系史研究与档案文献利用
- 第一章 东北问题所展示的战后中苏关系背景
- 一 斯大林在中国推行“联合政府”政策
- 二 苏共左右逢源与中共独占东北的决心
- 三 苏联从东北撤军与中国内战的开启
- 四 莫斯科对中共东北政权的物质援助
- 五 苏共对进一步援助中共的忧虑和思考
- 第二章 中苏两党高层接触与同盟建立的基础
- 一 毛泽东急于取得莫斯科的理解和支持
- 二 斯大林有意调停和谈与毛泽东的激烈反应
- 三 米高扬秘密访问西柏坡的积极成果
- 四 刘少奇秘密访问莫斯科的重大收获
- 五 毛泽东公开宣布“一边倒”的既定方针
- 第三章 同盟条约谈判中的利益冲突及其结果
- 一 斯大林有意回避处理中苏条约问题
- 二 毛泽东坚持必须签订新的中苏条约
- 三 莫斯科对中苏谈判文件的精心准备
- 四 斯大林迫于形势而做出重大让步
- 五 苏联在后期谈判中的经济要求和算计
- 六 斯大林为维护苏联战略利益的深层考虑
- 第四章 中苏同盟在朝鲜战争期间的巩固和发展
- 一 中共搁置台湾战役计划及其制约因素
- 二 毛泽东被迫接受朝鲜战争的既成事实
- 三 中苏对出兵援助朝鲜问题的各自打算
- 四 苏联空军出动和“米格走廊”的建立
- 五 斯大林在战略策略上对毛泽东的支持
- 六 战时苏联对中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 第五章 苏联调整对华政策与中苏同盟“蜜月”
- 一 赫鲁晓夫把中苏关系推上新台阶
- 二 苏联退出股份公司和归还旅顺港
- 三 新中国掀起全面学习苏联的高潮
- 四 苏联对中国的大规模经济援助
- 五 苏联专家在中国的作用和影响
- 第六章 苏共二十大与中共八大的政治双重奏
- 一 苏共二十大提出的新方针及其实质
- 二 对个人崇拜的批判与“非斯大林化”
- 三 “秘密报告”冲击波与毛泽东的反应
- 四 以苏为鉴与中共对发展道路的思考
- 五 中共八大新党章不再提毛泽东思想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中文在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文在线(股票代码:300364)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成立于清华大学,以“传承文明”为企业使命,以“文学+”、“教育+”双翼飞翔为企业发展战略。 2015年1月21日,中文在线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数字出版第一股” 中文在线拥有数字内容资源超过500万种,签约版权机构600余家,签约知名作家、畅销书作者2,000余位。旗下拥有17K小说网、四月天小说网、汤圆创作三大网络文学原创平台,驻站网络作者超过400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