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以政治传播为主题的学术辑刊。

内容简介

为了给中国政治传播研究提供长期的、常态化的学术交流平台,更好地推进中国政治传播研究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和学科化发展之路,自本辑开始,《中国政治传播研究》正式转型为原创性学术辑刊。

本辑策划有学术专题“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学术探索与理论审视”,带领读者回到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学术史起点,呈现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早期探索过程,并审视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理论进展。

本辑所刊其他文章,涵盖政治传播的基础理论、历史实践、实证检验、比较研究等,体现了本辑刊关注真问题,追求开放、多元的学术风格。本辑是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见证。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编委会
  • 《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编辑部名单
  • 序 让大变革时代的政治传播飞转起来
  • 专题: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学术探索与理论审视
  • 学术访谈
  • 政治沟通、民主政治与国家治理
  • 政通人和:中国政治传播研究 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 政治学界对政治传播的早期学科化努力
  • 学术笔谈
  • 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理论争鸣
  • 学术回应
  • 感怀与思考:对于“访谈”与“笔谈”的综合学术回应
  • 中国政治传播知识体系建构
  • 系统、制度与行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信息沟通
  • 一、传统理论不足以解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信息沟通问题
  • 二、以行动者为中心的系统理论框架
  • 三、疫情信息沟通的输入渠道
  • 四、疫情信息沟通中输入者的行动逻辑
  • 五、疫情信息沟通中守门者的行动逻辑
  • 六、疫情信息沟通机制的反转与反思
  • 政治传播基础理论研究
  • 参与式艺术与政治传播
  • 一、理论基础:物导向的政治本体论
  • 二、关键问题:参与式艺术的政治性和形式因素
  • 三、面对问题:政治传播的伦理转向
  • 四、结语
  • 历史向度的政治传播
  • 逆向舆论与左宗棠收复新疆
  • 一、事件:左宗棠收复新疆面临的逆向舆论及其应对
  • 二、原因:左宗棠何以迎“逆”而进
  • 三、启示:政治家应对逆向舆论的正确方法
  • 四、结语
  • 网络政治传播研究
  • 政务短视频使用对基层青年公务员政治效能感的影响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三、研究设计
  • 四、研究结果
  • 五、结论与讨论
  • 论文编译
  • 从政治文化到政治传播文化
  • 一、政治文化与政治传播文化:概念的说明与多重维度
  • 二、政治传播文化的类型
  • 三、国际政治传播文化比较
  • 四、结语
  • 基于情境化与证据积累的比较政治传播研究进展
  • 一、情境为何重要
  • 二、情境化框架
  • 三、知识积累
  • 四、底线
  • 学界动态
  • 数字化时代的政治传播研究
  • 一、政治传播与数字中国建设
  • 二、数字技术背景下的政治传播新格局
  • 三、国家治理视域下的政治传播
  • 四、网络舆论视角下的政治传播
  • 五、网络舆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塑与影响
  • 六、国际传播视角中的政治传播行为
  • 后记
  • 《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征稿函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