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讲述明代财政税收的通俗读物。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相关史料,以明代十七帝为节点,全景式地展现了整个明代由税收财政引发的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变迁的全貌。

书中勾画了统治者性格和偏好等复杂因素与赋役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推导出税收演进和王朝兴衰具有密切相关性和高度一致性,揭示了一个以传统的农业生产力为基础的政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没见过这样写的税史
  • 第一章 大国丰歉:谁的田园谁的歌
  • 第一节 朱元璋是个精算师
  • 第二节 我是宗主我怕谁?
  • 第三节 一帖两册:人间正道耕与读
  • 第四节 哥赏的不是土地,是税基
  • 第五节 地主家真的有余粮
  • 第六节 赋改预备势:金花银和均田均粮
  • 第七节 赋改进行时:从周干、周忱到张居正
  • 第八节 见证奇怪:羊毛出在猪身上
  • 第九节 大明皇朝是穷死的
  • 第十节 咱是皇族,能不能靠点谱儿?
  • 第十一节 太监、言官、党争:误国不分先后
  • 第十二节 历史周期律和税收周期律
  • 第二章 大国征纳:谁的篮子谁的菜
  • 第一节 盐课和盐专卖:一桌霸王餐
  • 第二节 茶课和茶专卖:买尽青山当画屏
  • 第三节 关市之征:因地设税,靠山吃山
  • 第四节 关市之征:从简而轻到苛而乱
  • 第五节 关市之征:天朝上邦的涉外税收
  • 第六节 杂色:渔课和渔贡
  • 第七节 杂色:香税、酒醋课和契税
  • 第八节 管理收入:赃罚银里的天理人心和恩怨情仇
  • 第九节 管理收入:捐纳及奖劝事例
  • 第十节 管理收入—僧道度牒费:谁的奶酪?
  • 第十一节 管理收入—桩朋银:索赔的手法和艺术
  • 第十二节 四类八瓣:明朝财政收入的基本结构
  • 第三章 大国盛衰:谁的平坦谁的弯
  • 第一节 “开骂”是一种工作模式
  • 第二节 民变:狗血剧情和无耻嘴脸
  • 第三节 喋血:谁的失败,谁的成功?
  • 第四节 骂太监,还是骂皇帝?
  • 第五节 《四箴疏》和聚敛图
  • 第六节 摇摆中的矿税
  • 第七节 万历想自己养鸡
  • 第八节 乱拳打不死老师傅
  • 第九节 做思想工作,我们曾经很专业
  • 第十节 谁也不服输,谁也别想赢
  • 第十一节 熊孩子是怎样练成的
  • 第十二节 民无能名曰神:神!
  • 第四章 大国安危:谁的长剑谁的犁
  • 第一节 舞弯刀还是荷木犁,这是个问题
  • 第二节 明时明月明时关
  • 第三节 军屯:种出来的剑犁关系
  • 第四节 京军专列原来是“过山车”
  • 第五节 迁都和募兵:一件大事和另一件大事
  • 第六节 卫所逃亡:三十六计走为上
  • 第七节 勾军:一瓢舀进漏桶的远水
  • 第八节 当杀人成为一种职业
  • 第九节 “花钱买和平”有时只是一厢情愿
  • 第十节 龙见和六渊:天灾款款走来
  • 第十一节 三饷加派:最后的晚餐
  • 第十二节 开启群殴模式
  • 第五章 大国源流:谁的仓廪谁的米
  • 第一节 奢靡莫过帝王家
  • 第二节 建设+破坏:第一建筑商的一体两面
  • 第三节 卑微的高贵,虚幻的奢靡
  • 第四节 宗藩支出:好大一棵树
  • 第五节 爵禄和官俸:列位大人,开饭喽!
  • 第六节 军费支出:从“丰产田”到“无底洞”
  • 第七节 教育支出:百年大计不差事儿
  • 第八节 教育支出:百年大计不差钱儿
  • 第九节 水利建设—农田水利支出:为命脉买单
  • 第十节 水利建设—治黄治运:干正事,我们是认真的
  • 第十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有情义有担当
  • 第十二节 社会保障支出:尊高年和念勋劳
  • 第六章 大国高下:谁的青春谁的梦
  • 第一节 朱元璋:视国如家
  • 第二节 方孝孺:无惭名教
  • 第三节 夏原吉:古之遗爱
  • 第四节 周忱:南圻治赋
  • 第五节 况钟:三知苏州
  • 第六节 刘定之:首事建白
  • 第七节 丘濬:当代通儒
  • 第八节 桂萼:特立独行
  • 第九节 海瑞:第一奇人
  • 第十节 张学颜:国储躬耕
  • 第十一节 申时行:调和阴阳
  • 第十二节 李自成:成败赋税
  • 明朝十六帝大事记
  • 明朝税收大事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说明”进行时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钱难买崽旺兴

    透过本书了解到了明朝的财政制度才知道,它不得不亡。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归一个家族挥霍。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何其的荒唐,官逼民反照进现实。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农民建立,被农民推翻的王朝。为什么会这样?在财政制度上就能找到原因,朱元璋富养子孙。但子孙不领情,把气撒在出生不好,所以就挥霍无度,骄奢淫逸。整个老朱家的宗室子弟出生就带,俸禄每个月可以领钱,成年后婚丧嫁娶。修府建宅。都是国家财政出钱。还有封藩王赏田地,皇庄这些赐出去的土地永久不要纳税,就动了国本。国家财政,收不到钱,就大肆开矿,通货膨胀。就提高赋税恶性循环到万历年间,财政已是千疮百孔。张居正砥砺改革。为明朝续命了几十年。但树是坏了根。烂掉是时间问题,北方游牧民族崛起。边关战事告急。连年征战。又是大费钱财,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百姓活不下去了当然要,揭竿而起。闯王李自成,带领一众百姓杀出。打出口号 “均田免赋” 大获天下人心。归根结底大明王朝面临内优外患,核心原因就是自己作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明朝的老百姓怎样交个税?有趣,农耕文明下的财税体系,对当下中国后工业革命时代的新一轮的财税改革是否有借鉴意义?小冰期农耕周期下行和当下工业文明周期性下行,有没有规律性的指导?圣经说,世上没有新鲜事,通过明朝的财税制度能否看到或遇见未来的改革方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说明:钱眼儿里的皇朝》

        本书通过对明朝财税制度的清晰梳理,梳理了明朝财税制度的设计、财税收入的来源和花到了什么地方,点明了财税制度才是国家机器运转的基础,起着比 “枪杆子” 和 “笔杆子” 更重要的作用,解剖了明朝颠覆的深层原因。本书的核心内容:第一部分,具体看一下明朝怎么收钱,你会发现,明朝的财政制度本来设计得很完善;第二部分,梳理一下明朝怎么花钱,你会了解到,明朝的钱是怎么被不同利益群体 “吃” 掉的;第三部分,说一下明朝对财政制度的修补和崩溃的过程,你会认识到,决定明朝命运的历史推手是怎么发力的。本书以 “取” 和 “用” 这两条线索,讲了明朝的财政制度,怎么收钱,怎么花钱,最后又探讨了财政制度怎样影响了明朝的国运兴衰。其实,财税制度是考察一个朝代兴亡成败的重要视角,但中国传统的历史,很少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完善补充这个视角,可以对明朝乃至中国古代历史,有更丰富、立体的认知。刘守刚老师的《中华帝国财政 30 讲》,可以更进一步帮你完善这方面的知识框架。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天津人民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地方人民出版社之一。1950年5月,中共天津市委决定将解放前由地下党和进步知识分子创办的知识书店与读者书店合并,并称知识书店,从事图书销售和编辑出版工作。1952年9月,知识书店更名为天津通俗出版社,1956年3月,天津通俗出版社正式更名为天津人民出版社。多年来,天津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文化知识、传承历史文明,出版了大量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