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0千字
字数
2022-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咬文嚼字》历年十大语文差错汇编。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2006年至2024年《咬文嚼字》发布的十大语文差错,并对差错进行细致解读,内容详实,贴近实际应用。希望每一次纠错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公众重视和纠正语文差错,建立健康而规范的语言文字环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制高点”误为“至高点”。
- 二、“电光石火”误为“电光火石”。
- 三、“跻身”误为“挤身”。
- 四、“花甲”误为“古稀”。
- 五、“松弛感”误为“松驰感”。
- 六、“曈曈”误为“瞳瞳”。
- 七、“脑卒中”的“卒中”误读为zúzhōnɡ。
- 八、“过渡”误为“过度”。
- 九、“侦察”误为“侦查”。
- 十、“果腹”误为“裹腹”。
- 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多巴胺”的“胺”误读为ān。
- 二、“卡脖子”的“卡”误读为kǎ。
- 三、“账号”误为“帐号”。
- 四、“蹿红”误为“窜红”。
- 五、“下军令”误为“下军令状”。
- 六、误让岳飞自称“鹏举”。
- 七、误称白居易修建“白堤”。
- 八、“宇宙飞船”误为“航天飞机”。
- 九、误称“支原体”为病毒。
- 十、误把“土耳其”当成阿拉伯国家。
- 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踔厉奋发”的“踔”误读为zhuō。
- 二、“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
- 三、“连花清瘟”误为“莲花清瘟”。
- 四、数量减少误用“倍”。
- 五、“天然气”误为“天燃气”。
- 六、“不负众望”误为“不孚众望”。
- 七、“英国女王”误为“英国女皇”。
- 八、“终止”误为“中止”。
- 九、“霰弹枪”误为“散弹枪”。
- 十、“莘莘学子”的“莘莘”误读为xīnxīn。
-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六安”的“六”误读为liù。
- 二、“蔓延”误为“曼延”。
- 三、“接种疫苗”的“种”误读为zhǒnɡ。
- 四、“途经”误为“途径”。
- 五、“必需品”误为“必须品”。
- 六、“赓续”误为“庚续”。
- 七、“失之偏颇”误为“有失偏颇”。
- 八、“血脉偾张”误为“血脉喷张”。
- 九、“情结”误为“情节”。
- 十、“行拘”误为“刑拘”。
- 2020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新冠”的“冠”误读为ɡuàn。
- 二、“戴口罩”误为“带口罩”。
- 三、“共渡难关”误为“共度难关”。
- 四、“杏林”误为“杏坛”。
- 五、“宵禁”误为“霄禁”。
- 六、“挤兑”误为“挤对”。
- 七、“副作用”误为“负作用”。
- 八、误用“叹为观止”形容疫情失控。
- 九、“科创板”误为“科创版”。
- 十、“螺蛳粉”误为“螺丝粉”。
- 2019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足协致歉声明中的成语误用:以“差强人意”表示让人不满意。
- 二、明星微博中的知识差错: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成孔子的话。
- 三、干支纪年中的用字错误:“己亥”误为“已亥”。
- 四、科技新闻中的词形错误:“挖墙脚”误为“挖墙角”。
- 五、影视新闻中的用字错误:“主旋律”误为“主弦律”。
- 六、经贸新闻中的不规范用字:“鲇鱼”误为“鲶鱼”。
- 七、司法新闻中的词语误用:“不以为意”误为“不以为然”。
- 八、环保新闻中的用字错误:“禁渔”误为“禁鱼”。
- 九、波音坠机事件中的用语错误:“令人堪忧”。
- 十、外交新闻中的词语误用:“令人不齿”误为“令人不耻”。
- 2018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重庆公交车坠江报道中的读音错误:“发生口角”的“角”误读为jiǎo。
- 二、高校校庆演讲中的读音错误:“鸿鹄”的“鹄”误读为hào。
- 三、“进口博览会”报道中的用字错误:“青睐”误为“亲睐”。
- 四、演艺圈风波报道中的用字错误:“捅娄子”误为“捅篓子”。
- 五、范冰冰逃税报道中的用字错误:“不知所终”误为“不知所踪”。
- 六、世界杯赛事报道中的不当表达:“争夺冠亚军”。
- 七、中美贸易争端报道中的词语误用:“反击”误为“反戈一击”。
- 八、沙特记者遇害报道中的词形错误:“籍籍无名”。
- 九、国际关系报道中的修辞错误:“360度”大转弯。
- 十、社交用语中的用词错误:赠人物品用“惠赠”。
- 2017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电视节目中的人名误读:老舍的“舍”误读为shè。
- 二、“双十一”宣传中的用字错误:“”误作“萍”。
- 三、热播电视剧中的读音错误:“参商”的“参”误读为cān。
- 四、“虐童”事件报道中的用词错误:“非营利”误为“非盈利”。
- 五、灾害报道中的概念混淆:“飓风”误为“台风”。
- 六、社会新闻报道中的法律词语误用:“起诉状”误为“起诉书”。
- 七、影视演职员表中的词语误用:“领衔主演”。
- 八、不得体的礼貌用语:“敬请期待”。
- 九、社会管理报道中的用词错误:“城乡接合部”误为“城乡结合部”。
- 十、商业广告中的用词错误:“一诺千金”误为“一言九鼎”。
- 2016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航天新闻报道中的读音错误:“载人飞行”的“载”误读为zǎi。
- 二、经济新闻报道中的用词错误:“一篮子货币”误为“一揽子货币”。
- 三、美国总统大选报道中的量词混淆:“任”误为“届”。
- 四、英国脱欧公投报道中的概念错误:“脱离欧盟”误为“脱离欧洲”。
- 五、韩国“亲信干政”事件报道中的词形错误:“手足无措”误为“举足无措”。
- 六、娱乐新闻报道中的用字错误:“凭借”误为“凭藉”。
- 七、娱乐明星的用字错误:繁体“令人髮指”误为“令人發指”。
- 八、体育明星的词形错误:“作为”误为“做为”。
- 九、广告宣传中常见的用字错误:“绅士”误为“绅仕”。
- 十、常见的食品名用字错误:“黏豆包”误为“粘豆包”。
- 2015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诺贝尔奖报道中的用字错误:“生理学或医学奖”误为“生理学和医学奖”。
- 二、“九三”阅兵式报道中的概念错误:“抗战胜利纪念日”误为“日本投降日”。
- 三、“抗战”纪念活动中的用字错误:“罄竹难书”误为“磬竹难书”。
- 四、APEC会议报道中的概念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误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
- 五、“反腐倡廉”新闻报道中的文字错误:“严惩不贷”误为“严惩不怠”。
- 六、《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的常见用字错误:“力同心”误为“戮力同心”。
- 七、名人报道中容易混淆的词:身价/身家。
- 八、足球赛事报道中的概念错误:“发角球”误为“罚角球”。
- 九、医学报道中的用词错误:“综合征”误为“综合症”。
- 十、电影片名中的表达错误:《失孤》。
- 2014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两会”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议案”“提案”混淆。
- 二、中央巡视工作报道中的常见用字错误:“入驻”误为“入住”。
- 三、国家计生新政宣传中的概念错误:“单独二孩”误为“单独二胎”。
- 四、APEC会议报道中的一个病态词语:“国际间”。
- 五、马航MH370失联事件报道中用词滞后:“通信”误为“通讯”。
- 六、明星“污点”事件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拘留”误为“逮捕”。
- 七、经济新闻报道中的常见数字用法错误:阿拉伯数字和“几”连用。
- 八、清明纪念活动报道中的常见知识错误:“碑文”误为“墓志铭”。
- 九、影视作品中的常见繁体字使用错误:“松树”误为“鬆树”。
- 十、文体新闻报道中的用典错误:“折桂”误为“折桂冠”。
- 2013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央视比赛节目中的出题错误:“鸡菌”误为“鸡枞菌”。
- 二、浙江高考作文命题中的知识差错:“英国作家戈尔丁”误为“美国作家菲尔丁”。
- 三、“王立军叛逃”案报道中的用词错误:“服法”误为“伏法”。
- 四、“棱镜门”报道中的用词错误:“泄密”误为“泄秘”。
- 五、“胡蜂蜇人”事件报道中的用字错误:“蜇人”误为“蛰人”。
- 六、文化新闻报道中的称谓错误:文职干部误称“文职将军”。
- 七、刑事案件新闻报道中误用的一个词:“弑”。
- 八、汉字书写中经常写错的字:“冒”。
- 九、律师公文中的用词错误:“受权”误为“授权”。
- 十、街头店招中的常见差错:“羊蝎子”误为“羊羯子”。
- 2012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在谈论新闻事件时,经常用到“发酵”一词。比如,“钓鱼岛争端再次发酵”“韩日岛争连续发酵”。“发酵”的“酵”往往误读成xiào。
- 二、在报道黄岩岛事件时,媒体上多次把“潟湖”误为“泻湖”。
- 三、在报道诺贝尔文学奖时,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常被误为《天堂蒜苔之歌》。
- 四、在使用繁体字的场合,“皇后”的“后”常被误成“前後”的“後”。
- 五、在报道捕捉悍匪周克华的新闻时,某些媒体很不得体地把周克华称作“爆头哥”。
- 六、在微博语文中,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差错是:女子自称“贱内”。
- 七、在法制新闻报道中,“囹圄”一词常被误为“囫囵”。
- 八、在交通安全新闻报道中,“酒驾”“醉驾”纠缠不清。
- 九、在谈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时,网络上常常把“兄弟阋于墙”误成“兄弟隙于墙”。
- 十、在使用汉字数字时,“零”和“〇”常被弄混。
- 2011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社会影响重大的语文差错是:“捍”误为“撼”。
- 二、简繁体转换中容易混淆的繁体字是:復/複。
- 三、建党九十周年时,媒体上经常出现的知识差错是:把中国共产党党徽上的镰刀与锤头,误说成“镰刀与斧头”。
- 四、在报道工程建设时常见的词语错误是:“合龙”误为“合拢”。
- 五、普遍关注而又普遍读错的一个金属元素是:“铊”。
- 六、灾害事故报道中经常混淆的词语是:泄露/泄漏。
- 七、媒体上容易误用的一个称谓是:村长。
- 八、在使用计量单位时常见的错误是:把“摄氏度”分开来说成“摄氏”多少“度”。
- 九、学生作文中容易出错的一句引语是:“一年之计在于春”。
- 十、街头商店用字中常见的差错是:“家具”误为“家俱”。
- 2010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世博报道中经常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
- 二、世博报道中经常写错的地名是:黄浦江。
- 三、统计数量时经常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
- 四、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是:侧目。
- 五、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囊括。
- 六、繁体字容易误认的是:晝。
- 七、书名或栏目名称常见的差错是:“精粹”误为“精萃”。
- 八、在否定句式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无时无刻。
- 九、用汉字数字表示年份时常见的差错是:以阿拉伯数字“0”代替汉字数字“〇”。
- 十、引用古诗时容易发生误解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2009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经常混淆的概念是:“祖国”和“新中国”。
- 二、经常误用的量词是:位。
- 三、媒体中容易用错的成语是:首当其冲。
- 四、日历上的常见用字错误是:“己醜年”的“醜”。
- 五、地方宣传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故里。
- 六、影视剧中经常写错的人名是:貂蝉。
- 七、菜单上经常出现的错误的菜名是:宫爆鸡丁。
- 八、网络中容易混淆的字是:“帖”和“贴”。
- 九、时政文章中容易出错的词语是:兴亡周期律。
- 十、引文容易张冠李戴的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电视中引用名言经常读错的字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
- 二、社会热词容易读错的是:三聚氰胺。
- 三、高考作文中的高频别字是:“震撼”误为“震憾”。
- 四、旅游景点说明牌的常见别字是:“故里”误为“故裏”。
- 五、新闻报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狙击/阻击。
- 六、社会机构称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营利/盈利。
- 七、出版物上容易用错的词是:期间。
- 八、出版物上容易用错的成语是:望其项背。
- 九、财经新闻中容易出错的术语是:存款准备金率。
- 十、《红楼梦》研究中容易出错的术语是:索隐派。
- 2007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经常用错的称谓词是:家父。
- 二、经常用错的佛教词语是:无间道。
- 三、报纸上常见的搭配错误是:戴上紧箍咒。
- 四、地名中容易混淆的字是:州/洲。
- 五、新闻中容易用错的词语是:娈童。
- 六、媒体中经常混淆的词语是:权力/权利。
- 七、成语运用中常见的词形错误是:唇枪舌战。
- 八、商品名称中的常见用字错误是:碳烧(烤)。
- 九、计量单位中常见用字错误是:吋。
- 十、引用古诗名句的常见错误是:“海上升明月”。
- 2006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
- 二、干支纪年的常见错误是:丙戍年。
- 三、社会热词的常见错误是:神州六号。
- 四、出版物中容易混淆的字是:即/既。
- 五、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
- 六、常用文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启示/启事。
- 七、商品名称中常见的错误是:哈蜜瓜。
- 八、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是:信封上误用括号。
- 九、容易张冠李戴的引文是:“食色,性也。”
- 十、文史知识常见的错误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 公布“十大语文差错”,反思母语教育与传承
- “年度语文差错”是给语言“定期排毒”
- 多些《咬文嚼字》的较真精神
-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倒逼媒体自我勘误
- 《咬文嚼字》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相关文献目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出版社。它的前身新文艺出版社,是在由原郭沫若主持的群益出版社、俞鸿模的海燕书店和任宗德主持的大浮出版公司自愿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公私合营出版社,以后又陆续有巴金主持的平明出版社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等相继并入。1952年6月1日,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