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探讨了中国农民家庭生活中的个体性与情感生活,帮助我们理解私人生活背后的社会变迁。

内容简介

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基于此,作者反思了中国近现代以来农村情感生活、亲属关系等私人世界的发展与变迁,与国家对于私人生活领域的巨大推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自序
  • 前言
  • 导论 中国家庭模式与私人生活的研究
  • 一、“合作社模式”与缺席的个人
  • 二、研究私人生活的新模式
  • 三、本书的结构安排
  • 第一章 下岬村的经济体制、公众生活与社会关系
  • 一、村干部以及国家角色的变迁
  • 二、公共生活的起落
  • 三、亲缘结构与社会关系
  • 第二章 择偶:独立与浪漫的年轻一代
  • 一、关于择偶的本土定义
  • 二、1946—1962年:年轻一代的独立自主趋向
  • 三、1963—1983年:集体化体制下的浪漫爱情
  • 四、1984年至今: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发展
  • 五、介绍型婚姻中的爱情
  • 六、从自主到浪漫
  • 第三章 性爱、情感及其语言艺术
  • 一、订婚后的恋爱与婚前性关系
  • 二、爱情的语言和姿态
  • 三、择偶理想的变化
  • 四、爱情的表达问题
  • 五、择偶中的浪漫革命
  • 第四章 两性互动以及夫妻关系重要性的增长
  • 一、家庭结构的变化
  • 二、夫妻间的亲密关系与爱情
  • 三、家庭劳动分工与家庭决策
  • 四、家庭内部性别角色的重新定位
  • 五、大家庭的民主化
  • 六、家庭关系的结构性变化
  • 第五章 私人空间与隐私权
  • 一、老宅子的空间安排
  • 二、80年代以来的装修热
  • 三、内外之别与家庭隐私权
  • 四、个体成员的私人空间
  • 五、空间格局与人际关系
  • 六、下岬村个案与隐私权观念
  • 第六章 家庭财产与个人财产权利
  • 一、提前分家与“从父居”的消亡
  • 二、系列分家方式的影响
  • 三、彩礼与遗产预支
  • 四、彩礼支配的变化
  • 五、新娘在彩礼交换中的角色
  • 六、从礼物到预支的遗产
  • 七、个人权利的上升与父权的衰落
  • 第七章 老人赡养与孝道的衰落
  • 一、老人的生活状况
  • 二、虐待老人与代际冲突
  • 三、关于代际互惠的争论
  • 四、父母防老的措施
  • 五、孝道的衰落
  • 六、无效的法律与自相矛盾的意识形态
  • 七、沉默的公众舆论
  • 八、信仰世界的倒塌
  • 九、经济剥夺与无情的市场逻辑
  • 第八章 人口政策与新型生育文化
  • 一、计划生育20年
  • 二、个人选择与生育模式
  • 三、新型生育观的出现
  • 四、性别因素:妻子地位上升的影响
  • 五、社区因素:村风的作用
  • 六、从人口控制到计划生育
  • 结论 国家、家庭与个人
  • 一、家庭的私人化
  • 二、自主性、情感、欲望与无公德的个人
  • 三、情感、欲望、消费要求
  • 四、社会主义国家与私人生活转型的悖论
  • 五、关于国家作用的争论
  • 六、个人的崛起与国家的关系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1
3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上世纪东北农村田野社调

    作者在这个东北农村插队,很好的题目但写的太浅了,属于 “出口转内销” 的文章,外国人看新鲜,中国人看就没写到点子上,只是表面情况综述,此类作品早期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开启中国乡村的社调,主要描述农业社会的中国乡村,有概况有特点。后期最好的是秦晖老爷的《田园诗与狂想曲》勾画出 “宗法依附型社会” 这个天才命题。上世纪改开后,东北乡村在整个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转型中,被颠覆和逐步解体,有很多可深思的地方。南北方因为土改的程度不同,乡村组织化结构也不同。传统国统区宗族体系破坏不深,天高皇帝远的温州,福建和广东潮汕沿海一代,旧传统宗族宗庙还有保留,海外众多的亲属华侨的示范作用,人多地少也迫使不得不出外经商(投机倒把),乡镇企业的兴起,来料加工,开启了工业化进程,而北方特别是东北,传统的人少地多,适合集体化和工业化。彻底的土改,已经让基层原子化,改开后,组织弱化,反而造成黑恶势力横行,近期的组织重建是民心所向,至于书中关于生育,婚姻和养老问题,乡村的各种变迁放在社会大转型的历史背景上看,就见怪不怪了。

      4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个人独立性提升与极端自我中心的历史性动态发展

      摘要:家庭在中国文化的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目的在于研究中国农民的个人的私生活。中国的家庭模式在外界政治经济结构背景的影响下,为了应对社会变迁而演化出新的经济生产组织方式、人际关系模式等,家庭本身作为一种文化建构也在变化发展,进而使本土社会道德世界亦变化发展,产生更多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倾向。关键词:极端自我中心 实用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家庭模式 私人生活 公共生活    作者通过研究农村青年择偶标准、订婚男女相处习俗、婚前性关系、夫妻关系分工与决策、家居环境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等国家政策等要素在 50 年来的发展史,透视本土社会精神和道德世界的变化。继美国人类学家许烺光研究中国文化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取向后,美国人类学家阎云翔通过黑龙江省下岬村的多次田野调查,对比 12 年间村子从社会主义时代走向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化趋势,在《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中指走出传统祖荫的个人并没有因为社会的逐步开放而获得真正独立、自立的个性,而是往往表现出一种极端功利化的只求满足自己物质欲望而罔顾他人权利的自我中心倾向。阎云翔指出,私人家庭的崛起以及家庭内部个人私生活的普遍出现是农民的私人生活的双重转型,而两种转型核心都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    我部分认同作者认为下岬村 “利己主义” 与 “个人主义” 逐步发展的观点,但也想额外补充这样的观点:家庭的私人化并不必然带来自我中心主义或者极端自我中心主义;个人主义不能完全等同于实用主义,也不能简单等同于自我中心主义;最重要的是,实用主义、自我中心主义与个人主义都具有相对性。本书中作者将村民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倾向概括为 “偏重实用的个人主义”,从而与历史上的 “集体主义” 相对,而本文认为这种倾向用 “有个人主义色彩的实用主义” 描述更为确切。实用主义的特点是偏功利化,强调生活中可以采取的行动和最终达成的效果,讲究经验和实在,相对模糊价值观念,对立场和意识形态的执著程度较低。而中国人民从古至今在数千年的实践中都有实用主义的精神传统,因此如果将这种精神内涵与西方典型的个人主义划等号无疑是值得商榷的。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私人生活的变革

        是一部讲述中国东北的一个农村,从上世纪 5 年代,一直到现代,个人生活,家庭结构、婚姻关系、宗族传统等一系列私人生活的变化,个人生活的变化,是随着社会的变革而进一步改变的,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并相互塑造。很有见地。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2条书评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