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7千字
字数
No.66
管理
2025-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寻企业持续成长的底层逻辑,用规律指导经营与管理。
内容简介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企业亟需新的组织发展理念来指导经营管理实践。本书试图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的组织理论框架,从而帮助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更好地理解组织机理。
书中深刻剖析组织的本质,探讨组织能力、组织动力、组织活力、组织文化等核心要素及其相互联系,揭示组织持续成长的内在逻辑,指引企业激发组织活力,推动组织不断演进和发展,从而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输送成长的动能。
书中将决定企业成败的规律总结为企业成功方程式,探讨该成功方程式中各组成要素的测量方法及应用,并围绕这一规律重点讲述企业变革方法,帮助企业成功实现提升战略转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言
- 第一章 组织是连接人脑的“互联网”
- 哲学视角下的组织:本立而道生,无用之大用
- 企业视角下的组织:三大载体与组织理论升级
- 员工视角下的组织:赋能VS控制
- 企业家视角下的组织:工具VS目的
- 企业长期成功取决于看不见的组织
- 第二章 组织能力“铁三角”
- 重新定义组织能力:于乱象中见本质
- 人工智能时代组织能力建设方法论:组织能力“铁三角”
- 被重新定义的组织能力靠谱吗?
- 组织能力“铁三角”与组织能力“杨三角”须两手抓、两手硬
- 第三章 组织动力“铁三角”
- 结构视角下的组织内生动力
- 组织动力“铁三角”:激发“员工三性”的制度性安排
- 全息组织观下的组织动力:阳面“员工三性”,阴面动力“铁三角”
- 组织动力“铁三角”与“员工三性”须两手抓、两手硬
- 第四章 组织活力=组织能力×组织动力
- 全息组织观下的组织活力解读
- 结构决定功能:结构活力VS团队活力
- 组织活力打造:“杨三角”VS组织活力“双三角”
- 组织活力打造:哲科思维VS技艺思维
- 从哲学层面看组织理论
- 第五章 组织文化:底层操作系统与企业家复制
- 文化定义与主流文化解读
- 文化有力量,是笔“好生意”
- 文化的作用机制:从心开始,润物无声
- 优秀企业的成功都是文化的成功
- 智慧源于定义,认知决定格局
- 以文化人,人事合一
- 第六章 组织文化建模与测量:看见看不见的文化
- 文化建模:打开文化的“内容”黑箱
- 文化测量:打开文化的“强度”黑箱
- 文化建设:打开文化的“作用”黑箱
- 第七章 组织发展与跃迁:从一维向生态的进化
- 组织发展:关注甚多,包罗万象
- 结构视角下的组织发展:量上增长和质上跃迁
- 组织跃迁路径:从一维直线型到生态平台型
- 组织跃迁案例:看似纷繁不一,路径一脉相承
- 第八章 组织发展与熵减:组织数字化转型的终局
- 人工智能时代的组织发展终局
- 组织三大内生矛盾及其破解之道
- 组织数字化转型的终局:“一个集团”、透明组织、智慧企业
- 组织数字化转型的主线: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数字技术
- 组织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三条主线“拧麻花”
- 组织数字化转型的案例:华为
- 第九章 企业成功方程式
- 探讨企业成功根因的前人智慧:各有千秋
- 业绩=(方向×能力×动力)企业家精神
- 企业成功方程式:适用、易用、可用
- 人工智能时代的创富公式与剩余价值规律
- 第十章 企业测量:您的企业离成功有多远
- 测量的力量:医学发展的启示
- 测量什么:测量对象与测量指标
-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与调查问卷
- 企业测量的意义:洞察人心
- 第十一章 跨越周期持续成长:企业转型与变革管理
- 企业变革,到底“变”什么?
- 变革之难,“难”在哪?
- 变革有方:组织变革有方法吗?
- 变革导航:企业转型成功之要
- 第十二章 IBM百年演进史:组织视角下的转型和跃迁
- IBM百年演进历程
- 1914—1956年:老沃森的人治时代
- 1956—1971年:小沃森的经典传承
- 1971—1993年:危机在盛世中埋下
- 1993—2002年:起死回生
- 2002—2012年:王者归来
- 2012—2020年:方向正确,脚下泥泞,艰难探索
- 2020年至今:从蓝图到现实,未来可期
- IBM百年组织转型的经验与启示
- 后 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