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7千字
字数
2018-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不识道家智慧,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内容简介
在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诸多领域造诣精深,被赞为:“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峡两岸各层次读者的喜爱。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南怀瑾先生与道家的因缘
- 上篇 以道名家,漫溯道家清流
- 第一章 老子已乘青牛去,世上长存《道德经》
- 问道先溯源流——“黄老”之说的由来
- 再说老子——青牛已出函谷关
- 轻描淡写五千文,千古一书《道德经》
- 细说弟子后学
- 第二章 道家集大成,庄子《逍遥游》
- 庄子——身处污渎,哀在万世
- 《庄子》——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
- 意在于此,寄言于彼
- 庄子承道家衣钵,变质朴为英气
- 道儒之辩,殊途而同归
- 第三章 绵延数代,道学建教
- 稷下道派,由“学”而“术”
- 文景盛世以道治国
- 《淮南子》——综百家而首推道学
- 魏晋玄学——名士风流崇放达
- 道教建立,太上老君始传道
- 中篇 大道至简,听南师说道
- 第四章 不可言说的道
- 道,妙不可言
- 咬文嚼字强说“道”
- 道在寂寥人世间
- 道在无念之境
- 上古之道万世传
- 第五章 冷眼旁观历史的隐士
- 隐士与史官的推波助澜
- 随缘而遇顽且鄙
- 冲虚谦下,不盈不满
- 功成身退,天之道
- 第六章 心如空谷,返璞归真
- 初心一颗,不惹尘埃
- 善恶、美丑相对出
- 高下相倾,福祸相依
-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 打破冥顽,心如空谷
- 第七章 毋用乱世换取贤德的假面
- 尚贤与否的道墨之辩
- 人乃万物之盗
- 仁义道德浮于表面
- 贤德的代价
- 机心远离大道
- 第八章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 无为——顺乎自然以为治
- 理所当然,何必居功
- 中空无用,自有妙用
- 用兵只因“不得已”
- 小国寡民的桃花源
- 第九章 上善若水的处世哲学
- 善利万物而不争
- 水无定形,因时而化
- 至柔之中的至刚
- 曲全、枉直、洼盈、敝新
-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第十章 无待无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 列子御风犹有待
- 无己之境,心神不随外物变
- 不如相忘于江湖
- 追之不及又何须执着
- 参破生死,安之若命
- 下篇 道教之兴隆与衰微
- 第十一章 道教简史,点到为止
- 秦皇汉武的求仙路
- 五斗米教初创,天师传道
- 北寇南陆,道教沿革
- 佛道之争,初唐尤甚
- 宋明道教帝王缘
- 衰微之势与民间道教中兴
- 第十二章 仰道人仙风,慕宝典遗旨
- 魏伯阳——万古丹经王
- 葛洪——抱朴子炼丹砂
- 陶弘景——宰相幽居在深山
- 纯阳真人——匹夫而为百世师
- 希夷先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紫阳真人——芒鞋竹杖任悠然
- 王重阳——携七子以立全真
- 张三丰——行云流水不自收
- 第十三章 观经问术,静心修道
- 道教之术,杂而多端
- 老子五千文,教君何处结灵胎
- 坐忘与心斋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附篇 老子《道德经》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新华先锋出版科技
北京新华先锋出版科技有限公司以“启迪智慧,传播文化”为企业宗旨,弘扬优秀文化,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努力为读者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