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前阿里专家15年经验总结,产品、运营2维度阐释场景化设计的原理、方法、实践,揭开以用户为中心的底层逻辑。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从原理、方法和实战3个维度全面讲解场景化设计的著作,它将让我们在产品设计和运营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并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景化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底层逻辑,以用户为中心是产品和运营的灵魂。
本书是作者超过15年产品经验的总结,书中首先分析了用户场景和业务场景的要素和原理,然后总结了发现场景的4种方法、设计场景的4种方法、运用场景的3个步骤,以及场景化设计在电商等典型商业场景中的应用。
全书共12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5章)认识场景化主要介绍业务场景和用户场景的定义与特点、移动互联网产品思维,以及如何运用常用的分析方法来发现场景。场景化设计可以使产品定位更加清晰和明确,可以使需求分析的过程更准确和高效,可以将产品设计的过程考虑得更全面,可以促进需求评审时团队理解的一致性。
第二部分(第6~10章)运用场景化首先介绍场景化设计的4种分析方法和贴心、高效、情感化等设计目标,然后从用户心理、群体影响、游戏式三个角度阐述场景化设计在产品设计和运营过程中的应用,并给出衡量场景化设计优劣的方法。
第三部分(第11~12章)实践场景化首先通过电商方向的产品设计和运营的案例,讲解场景化设计的应用和实践方式。然后以电商直播产品的业务模式解析为例,阐述业务场景分析的逻辑和过程,以及如何基于业务场景发展出产品的业务模式,以应对不同的用户场景。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推荐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 认识场景化
- 第1章 产品设计趋势:场景化导向的革命
- 1.1 场景化影响互联网的各个方面
- 1.2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场景化深入应用
- 1.3 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场景化思考和应用
- 1.4 交互设计中的场景化思维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业务场景:互联网产品的发展根本
- 2.1 探究互联网产品的业务场景
- 2.2 分析业务场景对产品设计的作用
- 2.3 传统业务互联网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 2.4 辨别和分析业务场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用户场景:围绕用户解决核心诉求
- 3.1 定义用户场景
- 3.2 用户场景分析的四要素
- 3.3 用户场景的特性
- 3.4 基于用户场景设计产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场景化思维: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灵魂
- 4.1 碎片化思维,快速抢占用户心智
- 4.2 粉丝思维,得粉丝者得天下
- 4.3 焦点思维,关键在于做什么
- 4.4 快一步思维,找到快速发展的道路
- 4.5 第一思维,成为用户心中的第一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发现场景:运用常见分析方法找到场景
- 5.1 换位思考法
- 5.2 5W1H分析法
- 5.3 用户画像分析法
- 5.4 现状—结果分析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运用场景化
- 第6章 细化场景:运用四种方法明确场景
- 6.1 用户行为动机分析法
- 6.2 场景拆解法
- 6.3 场景调研沟通法
- 6.4 用户行为流程涉众分析法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深入洞察:基于用户心理的场景化设计
- 7.1 由场景变化引起的用户心理变化
- 7.2 以贴心为目标的产品设计
- 7.3 以高效为目标的产品设计
- 7.4 以情感化为目标的产品设计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无形利剑:基于同侪效应的场景化设计
- 8.1 同侪团体和同侪效应
- 8.2 同侪压力对用户的影响
- 8.3 同侪效应的特性与应用
- 8.4 基于同侪效应的产品设计案例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乐趣至上:游戏式的场景化设计
- 9.1 拥抱游戏式设计及其应用场景
- 9.2 理解游戏式设计的作用原理
- 9.3 从游戏中借鉴如何留住用户
- 9.4 游戏式设计的4个关键点
- 9.5 产品设计中的常见游戏元素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衡量标准:基于场景化的产品设计考量
- 10.1 场景化设计的问题和应对
- 10.2 从设计目标的角度衡量
- 10.3 基于场景拆解的体验衡量
- 10.4 基于用户场景的可用性测试
- 10.5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实战场景化
- 第11章 实战演练:场景化在电商类产品中的应用
- 11.1 电商会员购买场景设计
- 11.2 优惠券发放逻辑设计
- 11.3 购物车推荐最优省钱方案设计
- 11.4 电商直播场景化设计
- 11.5 一种简易的短视频排序逻辑
- 11.6 不同角色间的结算逻辑设计
- 11.7 本章小结
- 第12章 业务分析:支撑商业模式的业务场景拆解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