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作者亲临现场的观察和鲜活的第一手材料,以一些未必注意过的细节着笔,诠释了伊拉克战争和一代枭雄萨达姆的兴衰,以及伊拉克政权的更迭和持续性的社会动荡。

内容简介

伊拉克既有两条大河为其提供充沛的水资源,又有丰厚的石油蕴藏,其数量仅次沙特,位居世界第二。按理说,这样的条件会使国家很富足,人民生活得很好,遗憾的是,20世纪80年代后,伊拉克领导人利令智昏地打了两场战争,毁了国家,也毁了自己,一场是1980年8月开始的两伊战争,持续了8年,一场是1990年8月伊拉克出兵占领科威特,被联合国军把它赶走,并遭受制裁,元气大伤。2003年3月美军入侵伊拉克,彻底打垮并占领了这个国家。现在横行于本地区并在全球肆虐的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就产生在伊拉克,趁阿拉伯国家动荡之际发展、扩张。


本书作者在伊拉克连续工作了8年,是迄今为止中国驻伊拉克任期最长的记者,也是唯一见证萨达姆毁灭的中国记者。有关伊拉克的书籍在国内虽然挺多,,但本书的不同之处是:以作者亲临现场的观察和鲜活的第一手材料,以一些未必注意过的细节着笔,诠释了伊拉克战争和一代枭雄萨达姆的兴衰,以及伊拉克政权的更迭和持续性的社会动荡。从中可以窥见整个中东地区在伊拉克战争后的秩序重塑和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困境。作者试图通过本书为我国中东学界的区域国别研究提供一种特殊的视角、方法和思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语一
  • 推荐语二
  • 推荐语三
  • 推荐语四
  • 推荐语五
  • 萨达姆时代
  • 印象巴格达
  • 何谓“聪明制裁”
  • 一次冒险的采访——闯入“禁飞区”
  • 中餐厅巧遇萨达姆长子乌代
  • 萨达姆家族争权内幕
  • 萨达姆政权赖以生存的秘密武器——国家安全系统
  • 战争前夕的伊拉克
  • 牵动世界的大战终于爆发
  • 萨达姆的结局
  • 后萨达姆时代
  • 萨达姆后的伊拉克政局
  • 战后伊拉克社会面面观
  • 伊拉克临时政府颁布新国家安全法
  • 未来理想国家似近仍远
  • 萨达姆后的美国对伊政策
  • 战乱之国
  • “基地组织”在伊拉克
  • “伊斯兰国”(ISIS)在伊拉克
  • 阿拉伯兄弟阋墙反恐乏力
  • 库尔德人独立公投冲击中东地缘格局
  • 附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