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9.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682千字
字数
2023-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周国平“西方哲学之旅”开讲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西方哲学的产生与转变。从距今两千五百多年的古希腊哲学出现,到一百多年前尼采预见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时间跨度两千五百余年。
从古希腊开始,哲学家们讨论宇宙的本体是什么,致力于探究使宇宙万物能够统一的那个东西是什么。随后,苏格拉底把哲学关注的对象从宇宙转移到了人生。接下来的古罗马哲学围绕着人生论,几乎没有一个时代像古罗马那样,哲学家们围绕人生问题写了这么多书,他们对幸福、道德、政治的思考,今天看来仍具有启发意义。而后漫长的中世纪时期里,哲学成为了神学的奴仆,必须听命于神学。
当时间来到欧洲近代,哲学家们不但抛弃了神学教条,而且对古希腊哲学进行了批判,以前的哲学家们对世界做各种论断,现在哲学家们要追问,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哲学家们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怀疑。正因为这种种怀疑,认识论成为他们关注的中心。认识论的主要工作,是对人类的理性能力进行批判地考察。西方哲学发生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重大转变,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三四百年间,哲学大家辈出。
总的来说,本讲义借助哲学原典和传世文献,梳理西方哲学产生、传承和转变的过程,再现哲学家们对世界和人生深刻的思考。在结构上,基本上以哲学家为单位,全书三十讲中,有二十五讲是每一讲只讲一个哲学家,读者对于每一位重要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可以形成完整的清晰的了解,比较容易进入各人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和问题之思路中去;在形式上,采用讲义体裁,用通俗明白的语言,带领大众亲近哲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绪论 哲学的定位
- 第1卷 本体的追问
- 古希腊 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三世纪
- 第一讲 希腊早期自然哲学
- 第二讲 希腊早期唯心主义
- 第三讲 苏格拉底
- 第四讲 柏拉图
- 第五讲 亚里士多德
- 第六讲 希腊伦理学派
- 第七讲 希腊认识论精华
- 第2卷 信仰的建设
- 古罗马 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二世纪
- 第八讲 西塞罗
- 第九讲 卢克莱修
- 第十讲 塞涅卡
- 第十一讲 爱比克泰德
- 第十二讲 奥勒留
- 中世纪 公元二世纪至十四世纪
- 第十三讲 奥古斯丁
- 第十四讲 经院哲学
- 第3卷 灵性的觉醒
- 近代前期 公元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
- 第十五讲 蒙田
- 第十六讲 培根
- 第十七讲 霍布斯
- 第十八讲 笛卡尔
- 第十九讲 帕斯卡
- 第二十讲 斯宾诺莎
- 第4卷 认识的反思
- 近代中期 公元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
- 第二十一讲 洛克
- 第二十二讲 莱布尼茨
- 第二十三讲 贝克莱
- 第二十四讲 休谟
- 第5卷 思想的启蒙
- 近代后期 公元十八世纪
- 第二十五讲 卢梭
- 第二十六讲 康德
- 第6卷 个性的呼告
- 近代晚期 公元十九世纪
- 第二十七讲 叔本华
- 第二十八讲 爱默生
- 第二十九讲 密尔
- 第三十讲 尼采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