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弹性通信网络技术实用专著,涵盖体系结构、关键技术与应用设计。

内容简介

本书源于课题组对弹性通信网络技术及关键设备的研究成果与经验,是一本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技术读物。本书给出了弹性通信网络的概念与内涵写,描述了弹性通信网络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从参考模型、能力体系、功能体系、技术体系、接口关系及弹性适变原理等方面论述了弹性通信网络的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详细给出了可重构网络基础设施、弹性网络操作系统、泛在网络服务系统、弹性网络认知面、弹性网络移动面和弹性网络安全面等要素的技术内容,最后论述了弹性网络的典型应用和设计方法。

目录

  • 封面
  • 前折页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本书编写组成员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编辑委员会
  •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工程丛书》编辑委员会
  • 总序
  • 前言
  • 第1章 弹性通信网络概念
  • 1.1 概述
  • 1.2 基本特征
  • 1.3 典型架构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技术发展趋势
  • 第2章 弹性通信网络体系结构
  • 2.1 概述
  • 2.2 参考模型
  • 2.3 能力体系
  • 2.4 功能体系
  • 2.5 接口关系
  • 2.5.1 接口关系描述
  • 2.5.2 信息流模型
  • 2.5.3 信息传输机制
  • 2.6 技术体系
  • 2.6.1 可重构网络基础设施层
  • 2.6.2 网络操作系统层
  • 2.6.3 泛在网络服务层
  • 2.6.4 认知面
  • 2.6.5 移动面
  • 2.6.6 安全面
  • 2.7 弹性适变原理
  • 2.7.1 复杂网络理论
  • 2.7.2 弹性适变机理
  • 第3章 可重构网络基础设施
  • 3.1 概述
  • 3.2 可重构网络基础设施架构
  • 3.3 基本原理
  • 3.3.1 弹性通信网络资源虚拟化原理
  • 3.3.2 可重构网络基础设施资源调度原理
  • 3.3.3 网络状态多维感知原理
  • 3.3.4 软件定义光网络资源调度原理
  • 3.3.5 软件定义无线电原理
  • 3.4 关键技术
  • 3.4.1 一体化融合智能弹性节点技术
  • 3.4.2 基于态势估测的多维感知技术
  • 3.4.3 虚拟服务功能链的构建技术
  • 3.4.4 综合加权分布式协同缓存技术
  • 3.4.5 基于P4的网络快速重构技术
  • 3.4.6 软件定义光网络协同管控技术
  • 3.4.7 软件无线电中间件技术
  • 第4章 弹性通信网络操作系统
  • 4.1 概述
  • 4.2 系统组成
  • 4.2.1 软件定义网络架构
  • 4.2.2 弹性通信网络操作系统组成
  • 4.3 管控架构与原理
  • 4.3.1 分级分域管控架构
  • 4.3.2 域内分布式控制原理
  • 4.3.3 管控原理
  • 4.4 关键技术
  • 4.4.1 弹性通信网络资源虚拟化技术
  • 4.4.2 弹性通信网络操作系统的组网与控制技术
  • 4.4.3 弹性通信网络编排技术
  • 第5章 泛在网络服务系统
  • 5.1 概述
  • 5.2 系统组成
  • 5.2.1 弹性通信网络智能服务体系架构
  • 5.2.2 弹性通信网络智能服务组成与能力
  • 5.2.3 组织使用模式
  • 5.3 基本原理
  • 5.3.1 弹性通信网络智能服务的特点
  • 5.3.2 弹性通信网络对智能服务系统的需求
  • 5.3.3 智能服务系统的原理
  • 5.4 关键技术
  • 5.4.1 弹性通信网络智能服务系统架构技术
  • 5.4.2 机动环境下的轻型化服务交互技术
  • 5.4.3 分布式网络服务平台技术
  • 5.4.4 基于多约束策略的传输服务技术
  • 第6章 弹性通信网络认知面
  • 6.1 概述
  • 6.2 系统组成
  • 6.2.1 多域感知系统
  • 6.2.2 智能自主运维管理系统
  • 6.2.3 自主决策系统
  • 6.3 基本原理
  • 6.3.1 认知面工作原理
  • 6.3.2 自主管理基本原理
  • 6.3.3 自主认知基本原理
  • 6.4 关键技术
  • 6.4.1 管理规模自适应的智能自主运维管理体系结构
  • 6.4.2 虚拟网络资源管理和映射机制
  • 6.4.3 虚拟网络功能按需编排机制
  • 6.4.4 多源多维信息感知和融合技术
  • 第7章 弹性通信网络移动面
  • 7.1 概述
  • 7.2 弹性通信网络中移动性管理技术需求
  • 7.3 系统组成
  • 7.3.1 弹性通信网络的接入控制架构
  • 7.3.2 弹性通信网络移动管理模型及组成
  • 7.4 基本原理
  • 7.4.1 弹性通信网络移动管理参考模型
  • 7.4.2 多手段融合移动管理原理
  • 7.5 关键技术
  • 7.5.1 基于移动管理的业务保障
  • 7.5.2 基于移动面的接入控制
  • 7.5.3 移动性管理的智能化
  • 第8章 弹性通信网络安全面
  • 8.1 概述
  • 8.1.1 转发与控制分离引入的安全威胁
  • 8.1.2 人机物互联场景下的安全威胁
  • 8.1.3 弹性通信网络安全面技术需求
  • 8.2 系统组成
  • 8.3 基本原理
  • 8.3.1 体系架构
  • 8.3.2 功能组成
  • 8.4 关键技术
  • 8.4.1 动态防御技术
  • 8.4.2 欺骗防御技术
  • 8.4.3 移动目标防御技术
  • 第9章 典型应用和设计方法
  • 9.1 应用机理
  • 9.2 智能规划编排与动态管控
  • 9.2.1 网络规划与编排
  • 9.2.2 多域网络资源高时效动态自配置
  • 9.3 按需自优化组网
  • 9.4 网络自重构
  • 9.5 弹性通信网络设计方法
  • 9.5.1 设计目标
  • 9.5.2 设计原则
  • 9.5.3 设计方法
  • 附录A 缩略语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后折页
  • 封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