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6千字
字数
2024-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系统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
内容简介
我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离不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本书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规律、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特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经验教训、不同工业化道路选择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差异、制造业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具体任务,以及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等方面研究了双碳目标下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道路选择、目标设定、路径规划和重点任务。
并通过梳理世界各国在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与发展陷阱,提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面临的七大风险和防范化解策略,最后提出了“双碳”目标下我国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新型工业化丛书编委会
- 序言
- 前言
- 第一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第一节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规律
-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起源
- 二、产业结构的内涵及其转型升级
- 三、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因素
- 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规律
- 第二节 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1949—1978年:解决温饱问题与重工业的优先发展
- 二、1978—2001年:农村劳动力剩余与轻工业发展
- 三、2001—2012年:锻造规模优势与成为“世界工厂”
- 四、2012—2020年:经济增速变化与实现高质量发展
- 五、2020—2060年:我国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升级
- 第二章 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第一节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的主要历程与特点
- 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主要历程
- 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本特点
- 第二节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的降碳成效
-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碳排放总量变化
-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人均碳排放变化
- 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碳排放强度变化
- 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碳排放的主要机制
- 五、案例:美国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 第三节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的主要经验
- 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的突出问题
- 第四节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的背景、挑战和冲突
- 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着特殊时代背景
- 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未解决全球挑战
- 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现实目标冲突
- 第三章 三产结构与不同工业化道路选择差异
- 第一节 不同发展阶段的三产结构变化
- 一、农业占比下降速度减缓并趋于稳定
- 二、制造业占比提升难度增大并趋于稳定
- 三、城镇化速度开始减缓并趋于稳定
- 四、服务业占比上升态势减缓并趋于稳定
- 第二节 高收入阶段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情景研究
- 一、我国进入高收入阶段后三种不同工业化道路
- 二、三种不同工业化道路的参数设定
- 第三节 选择不同工业化道路的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
- 一、我国选择美英工业化道路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
- 二、我国选择日德工业化道路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
- 三、我国选择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
- 四、GDP、工业增加值与人均GDP
- 五、工业能源消费:增长到50亿吨标准煤以上
- 第四章 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锻造绿色竞争新优势
- 第一节 全面打造新兴产业绿色增长引擎
- 一、新兴产业发展正进入快速扩张阶段
- 二、发展新兴制造业是绿色转型升级的关键
- 三、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转型升级优先目标
- 四、尽早尽快布局未来绿色产业
- 第二节 加快实现高耗能行业颠覆式创新
- 一、高耗能行业是绿色低碳创新的重点领域
- 二、颠覆式创新:推动能源原数据绿色革命
- 三、分阶段分区域推进高耗能行业实现绿色革命
- 第三节 逐步壮大传统制造业绿色产品供给
- 一、传统制造业的贡献与作用
- 二、传统制造业的问题与原因
- 三、主要传统制造业能源消费和碳排放
- 四、“双碳”目标下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
- 第五章 空间区域:转化绿色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
- 第一节 新能源改变区域能源禀赋结构与比较优势
- 一、我国区域能源资源分布不平衡
- 二、“双碳”目标下区域能源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变化
- 三、“双碳”目标下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意义重大
- 第二节 分区域推动绿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 一、东部地区:引领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
- 二、中部地区:加快推进制造业错位发展
- 三、重工业区:重新锻造产业竞争优势
- 四、新能源区:因地制宜承接高耗能产业
- 五、特色地区:打造区域特色优势产业
- 第六章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七大风险
- 一、经济增长持续减速
- 二、“一刀切”和激进化政策
- 三、过早过快去工业化
- 四、老工业基地与城镇衰退
- 五、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
- 六、大规模全球碳排放转移
- 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分阶段推进“双碳”目标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二、保持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长期稳定
- 三、把创新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四、推动高耗能行业颠覆性创新
- 五、分区域推进绿色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 六、重点防范化解七大风险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