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有温度有态度的学术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运用社会调查数据和访谈数据,从制度视角出发剖析了精准扶贫过程中的精准识贫、产业帮扶、社会保障等政策,以及联结式帮扶、驻村工作队、扶贫动员等制度,总结出中国在贫困治理中取得成绩的主要制度基础:顶层设计与高位推动;合力聚能与多维联结;因地制宜与创变调适。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提出将这些制度常态化的思路,以巩固脱贫成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贫困的治理
  • 政策篇
  • 第一章 精准识贫:脱贫攻坚的瞄准器
  • 一、引言
  • 二、什么是贫困识别?
  • 三、精准识贫的中国经验
  • 四、小 结
  • 第二章 产业振兴:致富发展的生命线
  • 一、引 言
  • 二、产业扶贫的模式
  • 三、产业扶贫得失:基于案例的分析
  • 四、产业扶贫的数据分析
  • 五、小 结
  • 第三章 社会政策:安居乐业的定心丸
  • 一、引 言
  • 二、生态扶贫
  • 三、教育扶贫
  • 四、社会保障
  • 五、易地搬迁
  • 六、小 结
  • 制度篇
  • 第四章 联结式帮扶的制度化实施
  • 一、引 言
  • 二、联结式帮扶与贫困治理
  • 三、精准扶贫中的联结式帮扶
  • 四、小 结
  • 第五章 驻村工作队的嵌入式治理
  • 一、引 言
  • 二、驻村工作队制度的特征及变化
  • 三、驻村工作队的嵌入式互动
  • 四、小 结
  • 第六章 脱贫攻坚战的常态化推进
  • 一、引 言
  • 二、嵌入常规官僚制的集中动员
  • 三、从运动式扶贫走向常态化扶贫
  • 四、小 结
  • 结语 精准扶贫的制度密码
  • 一、中国精准扶贫的特色与成就
  • 二、中国贫困治理的制度密码
  • 三、后小康时代的中国贫困治理
  • 附录
  • 附录一 调研纪实
  • 【村庄篇】黄河边上的中国
  • 【人物篇】外乡人的家园梦
  • 【记事篇】一群人的研学路
  • 附录二 驻村帮扶工作队考核量化评分表
  • 附录三 本书调研相关数据及量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管辖。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两社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下辖二级社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