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8千字
字数
2023-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讲述《老子》思想本义、思想价值、思想史地位、文明史意义的著作。
内容简介
站在全球思想史的洪流中,从文本到思想,从思想到时代,从时代到历史,从本国到全球,对《老子》思想的本义、时代价值、历史地位乃至民族文化影响等多层面,还《老子》思想一个公道,还2500多年前作为人类文明一员的中国原生智慧一个公道。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道德经:从文本到普世价值
- 第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 不能回避的千年纠结
- 老子思想的基石
- 道是可以改变的
- 老子与苏格拉底的共通之处
- 老子的价值立场
-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 老子对治理最高境界的定义
- 少数人情结与多数人假象
- 圣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
-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 老子是其所在阶级的叛逆者
- 不要以钱多钱少而差别对待
- 钱是分化被统治阶层的导火索
- 老子反对的是增加可欲之物
- 让人民都吃饱饭的就不会是愚民者
- 老子站在中国思想第一次迸发的入口处
-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
- 道是有温度的母体
- 道是一个永远装不满的空筐
- 道比天道更高更在先
-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不仁是指要对万物没有偏私
- 刍狗是指万物皆生而平等
- 亲疏偏私、区别对待是祸乱之源
-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 “道”脱离了万物的生灭律
-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 得到结果与主动谋求并非一回事
- 有私是客观,谋私是主观
-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善是中国思想追求的共同价值
- 水的力量与智慧贯穿古今
- 水的智慧导入西方现代思想的血液
- 政治家的七项修炼
-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 与其不停搜刮,不如适可而止
- 迷信武力,怎么能长保太平
- 富贵之家难守其财
- 有钱有权者的傲慢是惹祸上身
- 天道就是功遂身退
-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 玄德就是让万物自由生长
- 反对小聪明
- 复归于婴儿
- 中国式认识论
- 敞开大门,容纳天下
- 真明白的人不动小脑筋
-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 “无”让“有”发挥出用处
- 无是还没有被人类认知的存在
-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 让所有人吃饱饭不是简单事情
- 奢侈:多余,却很有必要?
- 老子是乐活生活的倡导者
- 禅系风格的源头在老庄
-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 天下与身体都要爱护
- 老子不赞成养生练气那一套
- 宠辱若惊都是低级趣味
-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之曰微;听之不闻,名之曰希
- 老子不是神秘主义者
- 老子不是复古主义者
-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 道有善为与不善为,没有古与今之别
- 善为道者的九个表现
- 第十六章 致虚,极也;守静,笃也
- 能包容才是大公无私
- 聪明人多,明白人少
- 尊道是一种精神之贵
-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
- 最好的管理是不管
- 真正的好管理不需要赞美
- 第十八章 大道废,乃有仁义;智慧出,乃有大伪
- 儒道两家争执千年的根本分歧
- 大道若废,仁义难存
- 第十九章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为弃虑,民复季子
- 老子文本史上最具戏剧性的一章
- 素朴、寡欲、绝学是老子一以贯之的主张
- 第二十章 唯之与呵,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 老子思想是一座高山
- 一种伟大才能理解另一种伟大
- 老子的寂寞与傲骨
- 最美的路是回家的路
-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 最大的德性来自对道的坚守
- 老子的道是最接近西方理性范畴的东方思想
- 从老子到王阳明
- 第二十二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 儒释道观点在此达成一致
- 第二十三章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 十二条箴言,每一句都受用终生
- 抓住根本才能理顺万物
- 第二十四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 语言是武器依然被中国思想低估了
- 不会说话可能正是做不成事的原因
- 少说话才是顺从自然
-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 道充满整个宇宙
- 站在宇宙视角理解老子的道
- 王者责任与普通人的责任并不相同
-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 王者的人身安全与天下一样重要
- 王者轻佻是天下祸乱之源
- 韩非子准确理解了王者恐惧,却误解了老子
- 第二十七章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
- 高人如崇山峻岭
- 一念一世界,人类活在自己观念的笼子里
- 一人一物皆有其用
-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 老子从来不做“捣糨糊”的和事佬
- 领导者就是要包容侮辱
-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 得天下不能靠抢
- 治天下不能用以满足私欲
-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
- 不要以邪道辅佐君主
- 反对战争是中国哲人的共同态度
- 战争不是用来炫耀强大的
- 依靠君主品德的王朝都动乱不已
-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 老子对战争有鲜明态度
- 圣人之道与君子之道
- 第三十二章 道恒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 朴是老庄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
- 老子是中国自由思想的源头
- 中国思想对于“名”的力量缺乏信仰
-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知足是智者的分内之事
- 所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想到
- 人死美名留的才叫长寿
-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
- 道可左可右可大可小
- 成大事者不居功
-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 执大象才能有玄德的气象
- 圣人国的五个特征
- 老子是人类思想的巨人
-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 阴谋家们的挡箭牌
- 柔弱胜于刚强的四个理由
- 明白人就是见微而知著
- 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为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 老子道论的完整总结
- 道的作用充满世界
- 老子思想是鲜活的
- 后记
- 附录 史贤龙本《老子》原文(道篇37章)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博瑞森管理图书
博瑞森管理图书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本土管理类图书的策划与出版。产品定位:企业阅读 本土实践。与企业中的管理实践者一起,立足本土环境,追求卓越实践,传播最适合当下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知识。作者主要来源于管理咨询领域内的实战专家群体和企业管理一线的经营者或经理人。 博瑞森目前出版的图书分为经营、管理、营销、行业四大类,年出版新书80余种,已经成为国内本土原创管理类图书的知名品牌。 博瑞森图书最大的特点:“本土”——理论和思想可以来自古今中外,但一定要适应本土;“实战”——作者都是从企业市场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实战性是渗到骨子里的。读者亲切地评价博瑞森图书的价值为“多读干货,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