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城市规划、心理学、建筑学、经济学等诸多视角,探索人类工业意识之起源。

内容简介

工业文明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人们又是如何在这其中适应了工业革命带来的新规则、新秩序?

《铁道之旅》通过论述工业革命的代表之一,铁路的创制、发展对于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影响,试图重新思考工业文明如何发生于个体,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生产力、社会结构变化。这本书囊括了人们对风景观感的变化、旅途交谈的没落、铁路车厢分隔问题、铁路旅行病理学、工业疲劳和休克的历史,以及铁路与城市的关系等诸多话题。
 
铁路出行给人们对于时间、速度、距离、危险、精神伤痛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对于城市—历史关系、事故、防御性措施等等方面的重新思考,试图去阐述,工业文明不仅在技术、建筑、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改变,更重要的是,人们在这些变化其中,也发展出更多的设备、条例、思维去适应由工业革命带来的新规则。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致谢
  • 世界机器:蒸汽机、铁道与计算机 ——2014年美国版前言
  • 第一章 动力的机械化
  • 第二章 机器集成
  • 第三章 铁路空间与铁路时间
  • 附记 玻璃建筑的空间
  • 第四章 全景式旅行
  • 第五章 包厢
  • 旅途中交谈的终结
  • 孤立
  • 包厢里的戏剧性事件
  • 成为问题的包厢
  • 第六章 美国铁路
  • 铁路之前的运输
  • 铁路的建设
  • 新式车厢
  • 作为美国铁路车厢模型的内河蒸汽船与运河班轮
  • 轨道上的海洋之旅
  • 附言
  • 第七章 铁路之旅病理学
  • 附记 工业疲劳
  • 第八章 事故
  • 事故与危机
  • 第九章 铁道事故、“铁道脊柱”与创伤性神经衰弱
  • 附记 休克的历史
  • 第十章 防刺激盾:或曰工业化意识
  • 第十一章 火车站:城市的入口
  • 第十二章 城里的轨道
  • 第十三章 流通
  • 参考书目说明
  • 人名译名对照表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青年时期的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对欧洲和美国的文化差异产生了兴趣,于是以两地的铁路差异为基点展开了研究。但在精彩梳理了美欧铁路差异之后,希弗尔布施并没有止步于此,反而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试图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探究和回答:科技最终会把人类社会带向何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铁道之旅》

      首先,本书比较了早期欧洲铁路和美国铁路的发源。欧洲的铁路是欧洲文明发展的产物,而美国的铁路则是美国文明的基础。欧洲铁路的包厢来自马车的车厢,而马车的车厢又受到中国的轿子的影响。美国的车厢设计来源于船舱。欧洲人最终接受了美国式的长车厢,说到底就是船舱战胜了轿子。其次,本书讲到了铁路对人类社会的直接影响,是加快了人类移动的速度,但是这种影响却同时在空间、时间和生活方式三个方面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速度加快意味着空间在精神意义上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就被拉近了,而人与人之间距离的缩短,在物质上的结果是近代大都市的兴起,在精神上则导致时间的标准化和统一化。我们现在使用的格林尼治时间和时区的划分,就是从铁路时间上发展而来的。最后,铁路在改变了时间和空间的同时,还改变了人类彼此认识的方式。旅行时间的缩短,导致过去那种全面的观察和渐进式的体验不复存在。旅行本身从全面观察和体验一个地区的风俗景色,变成一种猎奇、甚至体验固定节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希弗尔布施看到了,技术的进步将最终把人类带向了新的方向,那就是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对社会认识的符号化。而随着交通的持续进步和价格的日益低廉,人们的生活最终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这种消费导致的异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技术和人类的深度纠缠

        作为工业革命的重要代表,铁路是人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即使在今天,世界依然离不开铁路。大宗货物的运输,快速班列以及日新月异的高铁技术,处处都在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作为一种划时代的产物,铁路是怎样出现并改变人类的呢? 德国历史学家、文化研究学者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的《铁道之旅:19 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就从技术进步、人文思想等多个角度出发,探寻铁路发展的历程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从更深层次探究新技术发展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铁路的发明,对人类来说,意义等同于火的使用,意义重大。在此之前,所有的运动都需要借用风、水或者动物等外在的自然资源。比如帆船、牛车、马车等等。所以,没有哪个水轮能够快过驱动它的水流,没有哪艘帆船能够比风还快,没有哪辆车速度能够超过拉它的马。而铁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千百万年来的生活方式,使得运动的效率倍增,极大地释放了劳动力和运输成本。


        按照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说法,养一匹马的成本,足以养活八个劳工。如果在英格兰饲养的一百万匹用于运输的马都被机器代替,那么能释放出的粮食,足以供养八百万名劳工。这对于农耕社会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虽然铁路的发明意义重大,但是技术发展的过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过了几代人不断地创新完善,才得以发挥效力。比如火车的关键部位蒸汽机。
        早在 18 世纪初期,蒸汽机就已经投入使用了。那时的蒸汽机只是被用来从矿井中抽水。这是一种粗糙的装置,只能前后运动,而且要消耗大量燃料,性能相对较差。1780 年,瓦特改良了低压蒸汽机,但是并没有直接应用到火车中。反而是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奥利弗・伊文思发明的高压蒸汽机,尺寸得以进一步缩小,性能也得以提高,还能降低燃料消耗,实现了以最小的体积实现了最大的工作性能,使得蒸汽机可以应用到移动的环境中。对于任何一种新生事物来说,都需要经历从无到有的探索过程。过程虽然艰辛,但最终会在社会的需求的推动下,逐渐走向成熟。这是铁路技术的发展经历,也同样是其他重大技术的必经之路。 这种艰辛,不仅体现在技术方面,同样体现在人们的接受程度上。铁路的运行速度不但平稳,而且大大超过了畜力车辆。通常情况下,一段距离需要一段固定的旅行时间才能走完。突然间,在相同的时间里,一个人能走的空间距离比原来多了好几倍。用交通经济学的术语说,这意味着空间的收缩。
        在英格兰,早期铁道的平均旅速是每小时 20-30 英里,接近以前公共马车能达到速度的三倍。这样一来,任何一段距离只需要常用时间的三分之一就能走完:距离就好像缩短成了以前长度的三分之一。于是,19 世纪初,人们用 “时间和空间的湮灭” 这个惯用语,来形容自然空间在被铁路剥夺了曾有过的绝对力量之后,所要面临的新处境。但是,对人们来说,速度的增加,产生了大量需要视觉进行处理的可视印象。对在火车包厢里的旅客来说,只能忽略掉眼前的景观中,去注视远方那些看起来运动得慢些的东西。。过去在使用低速的、劳动密集型的畜力交通技术时,空间是可以慢慢 “欣赏” 的,但这个空间却在铁路上消失了。因为铁路只知道出发地、目的地这样的点,对于中间的空间,似乎就已经消失了。 除了视觉等感官体验变化之外,铁路这种高科技还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这种痛苦来源于车轮和铁轨之间产生的震动。火车的速度使得颠簸变得非常短促,一个迅速地接着另一个,以致在人们的感觉里就不再是单个的颠簸,而是一种连续振动的状态。按照 1862 年柳叶刀杂志的说法,在火车旅行一段时间以后,旅客们因为他们所感受到的机械振动,明显会被疲惫压垮。
        事实上,不只是肌肉,火车飞速行驶带来的景观快速变化,给眼睛也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负担;震耳欲聋的火车行进声,给耳朵带来了噪音。因此,旅客们的整个机体都要经受一定程度的折磨。当时的一位作者经过多年观察,描写了对伦敦到布莱顿这条线路上经常坐火车人的形象,他认为从来没有像在那几年里一样,见过老得这么快的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为座椅装上垫衬,目的仅仅是要保护人们的身体免于机器引起的机械振动。
        到了现代社会,垫衬的功能性就已经丧失了原有的功能,而成为舒适、高档的象征。 其实,火车的功能就像垫衬一样,只要人类勇于正视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所有的困难和问题都可以在不停地发展中不断完善、优化,最终变成对人类有益的工具。这一点最为明显的就是交通事故。人类发展的进程越是文明化,技术越是有效率,碰撞的时候造成的破坏就越具有灾难性。在 18 世纪,马车的车轴如果断裂,无非就是让公路上的旅行速度变慢,或者过度颠簸。然而在 1842 年,行驶在巴黎与凡尔赛之间那部机车的轮轴断裂则导致了第一次铁路灾难,造成 52 至 200 名乘客死亡,引起整个欧洲的恐慌。此后的近两百年间,世界各国发生的铁路事故不计其数,给辉煌无比的铁路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火车的事故率也在逐年下降,安全性、舒适性和快速性不断提高。至今为止,火车仍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
        火车的故事虽然已经慢慢离我们远去,但事实上,无论是先进的高铁技术、大飞机技术,还是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等未来科技,每项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都是要面对更多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怀着宽容和接纳的胸怀,精心培育、小心呵护,技术的未来必定能够更好地服务人类,而人类也将在这些变化中,也发展出更多的装备和思维去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新规则、新秩序和新世界。因此,《铁道之旅:19 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这本书,讲述的虽然是铁道的故事,但却是在探究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为人类未来的理性面对新技术提供了借鉴的样本。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