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8.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1千字
字数
2024-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县域为单位系统认识中国区域差异。
内容简介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东、中、西部县域的差异越来越显著。中、西部县域发展能否照搬东部县域发展的成功经验?东、中、西部县域最根本的差异是什么?造成东、中、西部县域差异的关键因素是市场因素、制度因素,还是社会因素?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逻辑是什么?本书基于扎实的田野调查,结合国家公布的宏观数据,以县域为研究单位,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
具体而言,本书从经济发展、土地制度、农业发展、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县域教育、农民收入、婚姻家庭和基层治理等方面,呈现东中西部县域的差异,并深入浅出地阐明为何存在这些差异。本书基于贺雪峰教授领衔的团队在中国广袤地域上进行20多年的田野调查的积淀写成,对我国中西部的乡村振兴实践颇具借鉴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导论
- 第1章 东西中国:中国区域差异的经济视角
- 一、中国经济的东西差异
- 二、东部城市经济带与县域经济
- 三、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与县域经济
- 四、土地制度实践的区域差异
- 五、农业农村现代化
- 六、村庄社会结构的东西差异
- 七、财政资源密集与基层治理内卷
- 八、大国经济、内循环与相对均衡的中国经济图景
- 九、东西差异与政策的底层逻辑
- 第一篇 经济篇
- 第2章 区域经济带与县域经济
- 一、生产要素集聚与区域经济带
- 二、辐射与虹吸:东西部城市发展的底层逻辑
- 三、作为发展极的东部县域经济
- 四、作为稳定极的中西部县域经济
- 五、县域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
- 第3章 土地制度实践的区域差异
- 一、土地利用与土地价值的东西差异
- 二、土地制度功能与制度实践的东西差异
- 三、东西区域混淆与土地制度的改革逻辑
- 四、土地公有制的适应性与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
- 第4章 农业现代化的区域差异
- 一、东部沿海地区的农业现代化:难以复制的经验
- 二、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困境:农村分化及未解决的农民就业问题
- 三、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可能路径
- 第5章 县域经济与农民城市化的东西差异
- 一、县域经济的东西差异
- 二、东部地区的完全城市化
- 三、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型城市化
- 第6章 共同富裕与地区间财力差异
- 一、“两个大局”与“两个二十年”:发展战略与中央-地方关系
- 二、财政转移支付的分配格局
- 三、净汲取和净补助
- 四、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逻辑
- 第二篇 社会篇
- 第7章 作为城市的东部农村
- 一、东部农村的空间功能
- 二、东部农村的农民与农业
- 三、东部农村的工业整合
- 四、超大型城市郊区农村的风貌管控
- 第8章 村庄社会分层的区域差异
- 一、村庄熟人社会的分化
- 二、中西部地区村庄社会的去阶层分化
- 三、东部地区村庄社会的高度分化
- 第9章 生活方式的东西差异
- 一、生活方式:理解东西中国的一个维度
- 二、东部农村:压力释放型的生活方式
- 三、中部农村:压力集聚型的生活方式
- 四、西部农村:压力缺失型的生活方式
- 五、美好生活需要的区域定位与政策启示
- 第10章 经济基础与县域教育形态的东西差异
- 一、分析框架:理解教育问题的东西区域视角
- 二、东部地区:家校教育双强结构与教育竞争焦虑
- 三、中西部地区:家校教育双弱结构与教育保障焦虑
- 第三篇 家庭篇
- 第11章 农民收入与家庭结构的区域差异
- 一、东部和中西部农民家庭面临的市场区位条件差异
- 二、东部农村的代际关系与家庭结构
- 三、中西部农村的代际关系与家庭结构
- 四、家庭结构的区域差异与政策启示
- 第12章 东西差异与农村婚配问题
- 一、问题意识与理论逻辑
- 二、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迁移的东西差异
- 三、婚姻市场与婚姻迁移的东西差异
- 四、社会分层的东西差异与婚配困难
- 第13章 农民工流动与中国的区域差异
-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视角
- 二、农民工的概念和分化
- 三、当代农民工群体的状况
- 四、农民工的城镇融入:两种类型
- 第四篇 治理篇
- 第14章 农村集体经济实践类型的区域差异
- 一、城乡关系与农村定位的区域差异
- 二、不同类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运行机制分析
- 三、结语:集体经济的区域差异与共同富裕的进阶
- 第15章 村庄治理现代化的东西差异
- 一、理解村庄治理的村庄公共事务结构视角
- 二、东部地区村庄公共事务结构特征
- 三、中西部地区村庄公共事务结构特征
- 四、村庄治理现代化路径的东西差异
- 结论与讨论
- 第16章 发现“东西中国”
- 一、市场化与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变迁
- 二、市场区位与乡村区域形态
- 三、乡村秩序与乡村治理的东西差异
- 四、“东西中国”的政策意义
- 第17章 将区域作为方法
- 一、通过经验认识中国
- 二、区域是认识中国的重要途径
- 三、通过区域进行经验训练
- 四、区域方法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循环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