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燕京大学民俗学与社会学运动的发展历程。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民俗学和社会学运动都有着繁杂的演进风景。

在吴文藻、杨堃、赵承信、黄迪、林耀华和黄石等先生的指导、参与下,先后以清河试验区和“社会学实验室”————平郊村(前八家村)为平台,在充分借鉴孙末楠民俗学说(Folkways)的基础上,采用局内观察法和社区功能论,燕京大学师生的民俗学研究经历了从风俗、民俗到礼俗的转型,产生了一批热描人生常态的民俗学志,形成了社会科学化的民俗学————“社会学的民俗学”这一支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复数”的民俗学
  • 自序
  • 第01章 Folkways与社会学实验:民俗学演进的燕大风景
  • 民俗与中国民俗学
  • 时空范围
  • 材料与方法
  • 主旨及不足
  • 第02章 Folkways的引入和影响
  • 风俗:十大研究之首
  • 孙末楠的Folkways
  • 礼、非物质文化及民族性
  • 风俗礼制:黄石的民俗观
  • 小结
  • 第03章 风俗、历史与方志
  • 承载民族性的风俗:张亮采与胡朴安
  • 邓实:民史与风俗独立论
  • 梁启超、章太炎之新史学
  • “风俗”与“民俗”的更替
  • 方志、文献中的风俗及区位
  • 民俗性:费孝通的“乡土”
  • 第04章 礼俗、社区与当下
  • “礼俗”亮相
  • 村镇社区:清河的试验
  • 社会学实验室:平郊村
  • 实验室的目的、展开及成效
  • 何为礼俗:清河镇的产育研究
  • 向心运动:非汉民族之礼俗
  • 小结
  • 第05章 杨堃的民俗学译述
  • 学术“同工”杨堃及其批评
  • 葛兰言方法论的译介与传承
  • 汪继乃波其人
  • Le Folklore的译介
  • 何济的《民俗学大意》
  • 第06章 杨堃的民俗学研究
  • 民俗学社会科学化的内发性
  • 杨堃在燕大的教学实践
  • 小结账式的民俗学史
  • 回顾:《我国民俗学运动史略》
  • 中国儿童生活之民俗学研究
  • 小结
  • 第07章 考现:社会学的民俗学之方法论与认识论
  • 局内观察法
  • 功能论
  • 互动的礼俗
  • 整体观
  • 社会均衡论
  • 小结
  • 第08章 房舍中的生命
  • 农舍、村庙与器具
  • 祖宗板子与座次
  • 性、喜与生
  • 妈妈儿经:妇女的地位及禁忌
  • 事死如事生
  • 人生礼俗的现在性
  • 第09章 乡土宗教的生态
  • “迷信”退隐
  • 有序的神灵
  • “冷描”的妙峰山
  • 人神王奶奶
  • “热描”的功效
  • 小结
  • 第10章 民俗学志:裸写与热描
  • “口耳”之学:体裁、区位与比较
  • “土著”之学:乡音、方言与地理
  • 民俗志与民俗学志
  • 社会学的民俗学:Folkways与Folklore的合流
  • 在野性与国家性
  • 附录 部分燕京大学毕业论文目录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