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存在主义心理学领军学者杨韶刚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从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洛·梅的观点出发,回答一个问题: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

答案是:因为我们无法忍受它的反面——死亡焦虑,即当我们的“存在”受到威胁时,不安全感带来的强烈恐惧。

什么可以被称为一个人的“存在”?或者在哪些情况下,我们会觉得自己很没存在感?

当我们无法肯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自我评价常常受到他人的影响;
当我们无法在关系中感受到“被需要”,从而无法构建自我认可:比如无法在亲子关系中感受到自己是否称职,或无法在工作关系中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当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比如面临可能失去工作、财富、健康的危险;
当一些与生命有同等重要意义的信念遭到动摇的时候:比如无法完成内心期待自己扮演的角色,或长期坚持的价值观变得不再适用于当下。

在这些时刻,一个人的“存在”受到了威胁,产生一种“自己仿佛不存在”的消亡感,或将要被“杀死”的恐惧,这种心理体验就是死亡焦虑。时代的转变、疾病的暴发、激烈的职场竞争、关系中的心理暴力,都容易削弱一个人的存在感。

作者借罗洛·梅之口,将“存在感”这个一直以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通过不同维度的举例,让读者知道了一个人的“存在”是由哪些面向构成的,以及为什么当我们无法解决现实中的存在问题时,会产生不安、恐惧、焦虑、迷茫、丧失意义感等一系列反应。

心理困境的根源是存在感的丧失。本书也通过罗洛·梅的存在主义治疗观,从“如何理解和对抗焦虑”“如何学会与人建立有爱的联结”“如何实现健康人格”等方面,给出了增强存在感的建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罗洛·梅其人其事
  • 童年生活的磨难
  • 内在心理探索的肇始
  • 神学思想的启蒙
  • 致命疾病的心灵启示
  • 存在主义哲学的召唤
  • 存在主义分析的创立
  • 心理医生的使命
  • “死亡之所以具有意义,只是因为有了生命”
  • 第一章 罗洛·梅的存在主义分析观
  • 以存在感为基础的人的科学
  • 构成存在感的四个要素
  • 存在感的自我体验
  • 每个人都同时生活在三个世界
  • 时空存在的超越
  • 第二章 现代人的焦虑
  • 焦虑起源之争
  • 焦虑与自由选择
  • 焦虑的本质
  • 现代人的焦虑根源
  • 人与焦虑的对抗
  • 第三章 爱的价值与追求
  • 爱是一种创造性活力
  • 性与爱的整合
  • 爱蕴含着大量的死亡感
  • 第四章 寻求健康人格
  • 人格危机源自何方
  • 人格的四个发展阶段
  • 创造性、勇气与健康人格
  • 第五章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 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
  • 心理治疗的原则和阶段
  • 善与恶,都不能随意铲除
  • 自由与命运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蓝狮子

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成立于2002年10月,是目前国内最专业、出版规模最大的民营财经图书策划出版机构。蓝狮子专注于公司案例图书和企业家传记的出版业务,整理并传播中国本土公司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