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经济学家刘元春教授全景式展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核心命题、内涵体系、实施路径、战略举措。

内容简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囯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就是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理解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是领会党和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突破口。

本书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深刻论述和全面布局,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基本脉络、核心命题和内涵体系等核心概念出发,就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最终落脚在加速构建新发格局的重点战略举措上,为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理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新时期、新发展面临新挑战
  • 一、传统增长难以为继
  • 二、世界形势发生变化
  •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四、新发展格局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基础
  • 五、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握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命题
  • 六、布局新发展格局的实施路径和重点举措
  • 第二节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二、2035年人均实际GDP翻一番
  • 三、2050年人均实际GDP翻两番
  • 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五、以新发展格局释放新发展红利
  • 第三节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挑战
  • 一、经济增长动力将有所减弱
  • 二、经济结构深层次问题加剧
  • 三、贫富差距问题依然严峻
  • 第四节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步入加速期
  • 一、疫情加剧了各种传统问题的恶化
  • 二、世界经济长期停滞进一步持续
  • 三、新一轮大国冲突的新周期已经全面开启
  • 第二章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脉络
  • 第一节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基础
  • 一、大国崛起过程的一般历史规律
  • 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
  • 第二节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基础
  • 一、国内经济的新特点
  • 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 第三节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政策基础
  • 一、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基础
  • 二、新发展格局的政策基础
  • 第四节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基础
  • 一、先进完善的生产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供给基础
  • 二、超大规模市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需求基础
  • 三、深化改革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制度基础
  • 四、新冠疫情阻击战和经济复苏保卫战阶段性胜利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赢得战略时机
  • 第三章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命题和内涵体系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再出发:理解双循环战略的核心命题
  • 一、“双循环”的历史逻辑
  • 二、“双循环”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第二节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
  • 一、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 二、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阶段对发展战略的提升和深化
  • 三、新发展格局必须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 四、新发展格局必须抓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个关键
  • 五、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全局性战略决策,也是一项着眼长久的战略决策
  • 第三节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经济逻辑
  • 一、从马克思主义社会资本循环理论角度,来把握确定国内经济大循环和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内涵
  • 二、充分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基本政治经济学原理来梳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基本命题和核心内容
  • 第四章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明确理论关键含义,摒弃理论噪声
  •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兼具开放性和整体性
  •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是泛化概念
  • 三、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做到长期化、战略化、全局化
  • 第二节 形成思想共识,构建统筹发展纲略
  • 第三节 全面落实内外部冲击并存下的经济保卫战
  • 一、全球疫情持久化下的疫情冲击风险
  • 二、俄乌冲突等超预期外部冲击风险
  • 三、推行一揽子规模化政策实施以扩大内需
  • 四、“六稳”“六保”政策的对接以及断点、难点、系统性问题的梳理
  • 第四节 全面启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 一、改革科技创新体系
  • 二、落实创新驱动战略
  • 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 第五节 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 一、全面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 二、高效启动需求改革,增强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 第六节 以高水平开放迎接未来格局的变化
  • 一、坚持统筹开放与发展安全的原则
  • 二、从传统简单开放格局和开放模式过渡到制度型开放,构建更高水平的制度体系、营商环境
  • 三、通过内循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构建新合作平台、新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含量、国际市场定价能力
  • 四、面对全球化的不稳定环境,率先以高水平开放使中国成为国际经济金融中心
  • 第五章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战略举措
  • 第一节 以新发展格局激发新优势
  • 一、以超大市场需求促进创新驱动转型
  • 二、进一步建立供给体系新优势
  • 第二节 解决双循环战略的“短板”问题
  • 一、双循环战略中的三个“短板”
  • 二、突破“卡脖子”技术约束
  • 三、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
  • 四、建立相关行业“备胎”方案
  • 第三节 构建“以内促外”新竞争力
  • 一、培育国内大循环新的增长动力源
  • 二、实现国际循环作用的转变
  • 第四节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 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现实意义
  • 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误区
  • 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施路径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面向未来,信心满满!

    在过去十年里,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的重要保障。到 2035 年,我国要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目标的实现同样依赖于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在内外部环境变化下作出的战略选择,与新常态理论、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高质量发展理论一脉相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