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8.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74千字
字数
2023-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为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以及青年研究者定制的案例分析型研究实战指导书。
内容简介
社会研究方法专家风笑天老师从自己已公开发表的150余篇学术论文中,精心挑选了10篇论文作为例子进行解析,详细地讲解了每一项社会研究从浮现最初的想法,到提炼具体研究问题,再到实际开展,最后撰写论文以及发表的整个过程。
书中每一章都围绕着一个研究案例,从“问题哪里来”“研究如何做”“论文怎么写”三个角度入手进行讲解,同时特别增加“研究评价与启示”模块,专门结合研究实例对选题、设计、实施、写作各个环节中值得注意的方法问题进行提示,以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全书以“庖丁解牛”的方式,结合实际的案例,从操作化的角度,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研究的实际过程,慢慢体会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是如何“从选题到发表”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切实理解和掌握研究方法的实质,并结合现实情况,合理运用研究方法开展属于自己的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解剖实例,教学生如何做研究(代前言)
- 第1章 用事实澄清社会舆论的误解
- 案例:独生子女是不是“小皇帝”
- 第一节 问题哪里来?
- 第二节 研究如何做?
- 第三节 论文怎么写?
- 第四节 研究评价与启示
- 第2章 从一个侧面去研究社会变迁
- 案例:中国女性形象的四十年变迁
- 第一节 问题哪里来?
- 第二节 研究如何做?
- 第三节 论文怎么写?
- 第四节 研究评价与启示
- 第3章 从经验描述走向理论解释
- 案例: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
- 第一节 问题哪里来?
- 第二节 研究如何做?
- 第三节 论文怎么写?
- 第四节 研究评价与启示
- 第4章 用系统证据反驳社会的偏见
- 案例:青年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
- 第一节 问题哪里来?
- 第二节 研究如何做?
- 第三节 论文怎么写?
- 第四节 研究评价与启示
- 第5章 探讨关键因素的作用和效果
- 案例:跨省外迁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
- 第一节 问题哪里来?
- 第二节 研究如何做?
- 第三节 论文怎么写?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研究评价与启示
- 第6章 创造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样本
- 案例:答案顺序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 第一节 问题哪里来?
- 第二节 研究如何做?
- 第三节 论文怎么写?
- 第四节 研究评价与启示
- 第7章 证明大众媒介对现实的歪曲
- 案例:对独生子女形象的“妖魔化”
- 第一节 问题哪里来?
- 第二节 研究如何做?
- 第三节 论文怎么写?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研究评价与启示
- 第8章 人生经历对人们认识的影响
- 案例:两代人对工作意义的认识
- 第一节 问题哪里来?
- 第二节 研究如何做?
- 第三节 论文怎么写?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研究评价与启示
- 第9章 找出社会现实中的两代父母
- 案例:城市两代父母生育意愿的变迁
- 第一节 问题哪里来?
- 第二节 研究如何做?
- 第三节 论文怎么写?
- 第四节 研究评价与启示
- 第10章 “假设”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 案例:“假设的”与“现实的”二孩生育意愿
- 第一节 问题哪里来?
- 第二节 研究如何做?
- 第三节 论文怎么写?
- 第四节 研究评价与启示
- 附录1 英克尔斯“现代人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 附录2 《江村经济》教我们如何做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3 “他者”眼中的独生子女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