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4千字
字数
2023-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立足制度演进细节,再现长期渐进、区域异质的德意志改革之路。
内容简介
从18世纪到1914年,德国崛起为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强国。这段时间是德国经济史上的一个分水岭,见证了德国成为改变世界历史格局的重要力量。本书追溯了德国在这段时间的工业化工程,关注德国向现代经济增长转型的决定因素。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导论: 对制度变迁作用的反思
- 第一篇 旧制度与18世纪德国工业化起源
- 1 人口与经济
- 2 德国各地区与早期工业化开端
- 各个地区
- 萨克森
- 北莱茵兰和鲁尔(莱茵—鲁尔地区):约1700—1840年
- 符腾堡
- 3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初的农业变革
- 食品价格
- 供给方面的响应
- 需求来源
- 普鲁士土地改革
- 市场的重要性
- 4 制度变迁以及19世纪初普鲁士—德国改革的作用
- 历史根源:庄园制度的变迁
- 历史根源:作为土地改革推动力的市场力量和国家
- “开明专制”和国家建设作为改革的前提
- 法国的影响、制度改革,以及普鲁士和德国西南部的现代化:1790—1820年
- 第二篇 早期工业化:1815—1848/1849年
- 5 早期工业化、政府政策与德意志关税同盟
- 财政考量
- 关税同盟形成的顺序
- 关税同盟和贸易:工业化的催化剂?
- 国家政策与工业经济增长迹象
- 交通运输的作用
- 关税同盟与对外贸易
- 关税同盟的一些长期后果
- 6 19世纪40年代的危机
- 结构性危机?
- 农业和饥饿危机
- 现代部门的出现:投资品
- 革命之年:1848—1849年
- 后果?
- 第三篇 19世纪70年代前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 7 “工业突破”及其主导部门
- 突破期的趋势和周期
- 主导部门的作用:铁路、钢铁和煤
- 后向联系和关税政策的作用
- 更进一步的联系:蒸汽动力和机器工业的增长
- 前向联系:铁路和煤
- 经济起飞时期工业增长的区域维度和空间维度
- 8 工业突破时期的劳动力和资本
- 人力资本的作用
- 资本份额与收入分配
- 9 起飞期及以后的农业
- 19世纪70年代至1914年的农业增长
- 10 铁路时代的货币与银行
- 第四篇 德国作为工业强国的崛起:1871—1914年
- 11 增长趋势与周期
- 19世纪70年代的繁荣与衰退,以及“大萧条”
- 12 工业企业的成长:大企业与中小企业
- 创新与专利:时间模式和区域模式
- 钢铁与技术变革
- 人力资本、科学和工业创新
- 从奥托发动机到汽车:一个说明问题的案例
- “追赶式增长”:一种平衡
- 人力资本、教育和工业企业:一般性考虑
- 大型企业的重要性
- 大型工业企业与组织的作用
- 中小企业
- 13 工业金融、货币与银行
- 货币和银行
- 限定“大银行”的作用
- 14 世界经济中的德国:19世纪70年代至1914年
- 引言
- 英德贸易关系
- 德国对进口与关税保护的依赖程度
- 国际金融关系
- 短期资本与国际货币市场
- 国际劳动力迁移
- 客观看待世界经济中的德国
- 15 1871—1914年的城市增长:经济与社会方面
- 人口增长与人口转型
- 城市增长与人口迁徙
- 居住地
- 劳动和社会政策:政治背景
- 社会政策:实施
- 死亡率变化
- 教育的作用
- 作为社会政策的职业教育
- 地方政府的作用
- 结语:20世纪视角下的德国工业化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格致出版社
2007年6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原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图书分公司正式更名为格致出版社。格致出版社秉承世纪高教的出书风格,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全力开拓适用于普通高校、高职高专、企业培训、公众教育各个层面,以经管、社科人文学科领域为特色的教材教辅,并兼顾知识大众对学术、文化图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