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具体的个案,阐释近代中国的“世界知识”。

内容简介

在近代东亚世界,西学东渐,凡是有心知晓世事,探究世变由来,思考因应之道,共向同循的,乃是可以名之曰追求“世界知识” 的思想道路。毕竟,在时人具体身处的生活世界里,确实存在着前所未知的知识天地,或是寰宇情势,或为新兴学问,乃至于新式传播媒介提供的讯息,好似广袤无涯,总可吸引有心好奇之士探其究竟,明其奥妙。他们就像是进入了一座包罗万象的“知识仓库” ,只要愿意信步直入,披卷展读,随意阅览,各色信息、思想与观念,斑斓眩目,应接不暇,迎面扑来:或是前所未晓的异域风土人情,或是从未得闻的他国体制伦常,或是向不得见的外邦奇技妙器,或是令人惊异不置,或是令人叹为观止,或是令人掩卷深思,或是令人摇头叹息,览卷所及,总可撼动挑拨观奇揽胜者的心怀意念,进而汲引足可激荡多样思考想象的“思想资源”。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辑说明
  • 自序
  • 导论
  • 第一章 近代东亚报刊与“世界知识”的互动空间
  • 第二章 开创“世界知识”的公共空间:《时务报》译稿研究
  • 引言
  • 一 媒介、翻译与追寻“世界知识”的可能性
  • 二 媒介、信息与“世界知识”的制造
  • (一)《时务报》翻译文稿的分类
  • (二)《时务报》翻译文稿的知识作用
  • 三 “世界知识”的确证与转向
  • 结论
  • 附一 《时务报》译稿与世界主要国家讯息相关者分类
  • 附二 《时务报》译稿与世界列国彼此交涉讯息相关者分类
  • 附三 《时务报》译稿收入各类“经世文编”者
  • 附四 “外洋国势卮言”出自《时务报》译稿者
  • 附五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补编再补编》出自《时务报》译稿者
  • 第三章 西方政体类型知识“概念工程”在晚清中国的创发与建设(1845~1895)
  • 引言
  • 一 政体类型知识“概念工程”在晚清中国思想界的起步
  • 二 《大英国志》、《大美联邦志略》、蒋敦复与政体类型知识“概念工程”的现实含义
  • (一)《大英国志》与政体类型知识“概念工程”的进展
  • (二)《大美联邦志略》与政体类型概念的再导入
  • (三)蒋敦复对政体类型知识“概念工程”的再开拓
  • (四)政体类型知识“概念工程”与“政体抉择”:“蒋敦复式”的问题
  • 三 “法国例证”的导入与政体类型知识“概念工程”的跃进
  • (一)“法国例证”的混沌
  • (二)王韬导入的“法国例证”与政体类型的变化轨迹
  • 四 政体类型知识“概念工程”的杂音与同调
  • (一)两声巨大的“不和谐音”:《万国公报》与《佐治刍言》
  • (二)政体类型知识“概念工程”的趋同
  • 五 政体类型知识“概念工程”的转化
  • (一)政体类型知识“概念工程”的开拓与“政体抉择”的实践迟疑
  • (二)“民本论”与“政体抉择”的逃避:《万国公报》的例证
  • (三)“契约论”与制度规划:何启与胡礼垣的结合
  • (四)追求“合众政府”的革命:孙中山与“政体抉择”的唯一趋向
  • 结论
  • 附一 蒋敦复《海外两异人传:华盛顿》撰述时间考
  • 附二 薛福成《出使日记》与刘启彤《英政概》关于英国制度述说的对照
  • 附三 薛福成《出使日记》与郑观应《议院上》关于英国制度的述说对照
  • 第四章 创造“革命想象”的知识文本:以章士钊“译录”的《孙逸仙》为中心
  • 引言
  • 一 从“海贼”到“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打造革命领袖
  • 二 “康有为之确为伪物也”:康有为的“污名化”
  • 三 “共和主义”与“革命之责任者”:“革命想象”的“主义化”
  • 结论
  • 第五章 “世界史地”与“国际法”知识和近代东亚“地理想象”的生产、流通与嬗变:回顾与思考
  • 第六章 中国近代“转型时代”的“地理想象”(1895~1925)
  • 参考文献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