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对后世道教及儒家产生巨大影响的隐士陈抟研究。

内容简介

陈抟(871~989),在《宋史》里有传,字图南,号扶摇子,历经晚唐、五代、北宋时期,著有《胎息诀》《指玄篇》《观空篇》《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是道家著名学者、养生家。其修炼思想对道教内丹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易学思想对儒家学派的邵雍、周敦颐、朱熹等人产生了影响。书稿以陈抟为中心,结合对其师友与后学的研究,揭示作为隐士的陈抟,何以能在当时及对后世的道教产生巨大影响。从宗教与社会的关系角度,书稿展现了在北宋初年的宗教、文化背景下,陈抟固守于华山修道圈,如何同时与皇室产生政治互动,与士大夫阶层产生文化互动,并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易学、理学与内丹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上篇 陈抟
  • 第一章 生平事迹
  • 第一节 生平
  • 第二节 著述
  • 小结
  • 第二章 陈抟的道士身份及师友考述
  • 第一节 陈抟的道士身份特色
  • 第二节 陈抟的师友
  • 小结
  • 第三章 陈抟与政教关系
  • 第一节 北宋政教关系特点
  • 第二节 陈抟被三代帝王诏见
  • 第三节 宋初政权的神学化
  • 第四节 陈抟与宋初政权神学化
  • 第五节 陈抟的道家隐者归属及不干政立场
  • 第六节 陈抟的治国之道
  • 小结
  • 第四章 陈抟与道教
  • 第一节 “陈抟老祖”:陈抟的道教形象
  • 第二节 陈抟丹道与钟吕丹道
  • 第三节 陈抟的丹道功夫
  • 小结
  • 第五章 陈抟的易学思想及易学后学
  • 第一节 陈抟的图书易学及传承
  • 第二节 陈抟与宋代形成的图书学派
  • 第三节 陈抟与宋代理学的初步建立
  • 第四节 陈抟的易学思想
  • 小结
  • 下篇 陈抟后学
  • 第六章 陈抟后学的界定
  • 第一节 陈抟后学的界定问题
  • 第二节 陈抟后学的版本
  • 第三节 本书所研究的后学
  • 小结
  • 第七章 陈抟与士大夫的交往
  • 第一节 北宋举隐逸贤良政策
  • 第二节 北宋士大夫的命运观与陈抟的“善人伦风鉴”
  • 小结
  • 第八章 陈抟的儒家后学
  • 第一节 种放的仕与隐
  • 第二节 钱若水的进与退
  • 第三节 张咏的躁与静
  • 小结
  • 第九章 陈抟的道教后学
  • 第一节 刘海蟾
  • 第二节 张无梦
  • 第三节 陈景元
  • 第四节 贾德升、杨、张四郎、涂定辞
  • 第五节 后学张三丰
  • 小结
  • 第十章 陈抟的易学后学
  • 第一节 穆修
  • 第二节 邵雍学术与陈抟之关系
  • 第三节 周敦颐学术与陈抟之关系
  • 小结
  • 全书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