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用户推荐指数
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1千字
字数
2016-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随着智慧时代的来临,智慧校园已经成为数字校园未来发展的必然形态。
内容简介
本书以智慧校园建设实践为导向,重点关注智慧校园的概念、内涵与特征,智慧校园建设与研究现状,智慧校园战略规划与设计,智慧校园关键技术,智慧校园基础设施,智慧大数据中心,智慧校园应用系统,以及智慧校园管理与评价等内容。
本书旨在为智慧校园的建设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智慧校园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以期促进中国智慧教育的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1章 智慧校园概述
- 1.1 智慧校园建设背景
- 1.1.1 创新3.0时代与工业4.0时代
- 1.1.2 智慧时代的来临
- 1.1.3 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
- 1.1.4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 1.1.5 “互联网+”国家战略
- 1.1.6 智慧教育的勃兴
- 1.1.7 国家政策大力推进智慧校园
- 1.2 新兴技术变革教育
- 1.2.1 自带设备(BYOD)浪潮即将来临
- 1.2.2 学习分析和自适应学习提升个性化学习效果
- 1.2.3 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提供真实的学习体验
- 1.2.4 创客空间激活创意经济
- 1.2.5 情感计算让机器具有“情商”
- 1.2.6 机器人将与人类一起学习
- 1.3 技术支持的学习方式变革
- 1.3.1 学习方式的内涵
- 1.3.2 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
- 1.3.3 学习史中的典型学习方式
- 1.3.4 学习方式变革的标准与原因分析
- 1.3.5 学习方式的变革路径
- 1.3.6 学习方式变革的趋势
- 1.4 教育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4.1 教育亟需重塑业务流程,变革学校的学习、教学和管理方式
- 1.4.2 教育亟需形成创新文化,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 1.5 数字校园未来发展的形态—智慧校园
- 1.5.1 智慧校园的兴起
- 1.5.2 智慧校园兴起的原因
- 1.5.3 智慧校园引领教育创新与变革
- 1.5.4 智慧校园的未来发展
- 1.5.5 智慧校园培养创新型、智慧型人才
- 第2章 智慧校园建设与研究现状
- 2.1 教育信息化建设
- 2.1.1 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
- 2.1.2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 2.1.3 校园信息化建设目标的演化
- 2.1.4 从校园网到数字校园
- 2.2 智慧校园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教育信息化理论
- 2.2.2 协同理论
- 2.2.3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2.2.4 学习科学理论
- 2.2.5 脑科学与学习
- 2.2.6 技术创新理论
- 2.2.7 创新扩散理论
- 2.2.8 大成智慧学
- 2.3 智慧校园的内涵
- 2.3.1 智慧校园的定义
- 2.3.2 智慧校园与传统校园
- 2.3.3 智慧校园的“智慧”表现
- 2.4 智慧校园建设现状
- 2.4.1 国内掀起智慧校园建设浪潮
- 2.4.2 国外智慧校园在行动
- 2.5 智慧校园研究现状
- 2.5.1 国内智慧校园研究现状
- 2.5.2 国外智慧校园研究现状
- 第3章 智慧校园战略规划与设计
- 3.1 智慧校园战略规划
- 3.1.1 智慧校园战略规划现状
- 3.1.2 智慧校园建设团队的组成与特点
- 3.1.3 智慧校园战略规划研制原则和理念
- 3.1.4 智慧校园战略规划的构成要素
- 3.1.5 智慧校园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
- 3.1.6 智慧校园战略规划流程
- 3.1.7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 3.1.8 智慧校园规划与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 3.2 智慧校园的功能分析
- 3.2.1 智慧教学
- 3.2.2 智慧学习
- 3.2.3 智慧管理
- 3.2.4 智慧生活服务
- 3.3 智慧校园建设内容分析
- 3.3.1 便捷、协作、节能的校园环境
- 3.3.2 基于大数据、学习分析、资源个性推荐等技术的智慧教学系统
- 3.3.3 智慧协同办公系统
- 3.3.4 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资源分配预测及决策系统
- 3.3.5 信息化环境与资产的智慧运维
- 3.4 智慧校园智慧性设计的构成要素分析
- 3.5 智慧校园设计的方法与原则
- 3.5.1 方法:基于分层思想的模型设计
- 3.5.2 原则:以用户为中心、以教学为目标
- 3.6 智慧校园体系架构
- 3.6.1 智慧校园系统的构成要素
- 3.6.2 基于SOA的智慧校园体系架构
- 3.6.3 以用户为中心的智慧校园体系架构
- 第4章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
- 4.1 物联网技术创设超级学习环境
- 4.2 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助力智慧数据中心
- 4.2.1 云计算
- 4.2.2 虚拟化技术
- 4.3 大数据推动教育决策科学化和可视化
- 4.4 先进组网技术营造智慧网络环境
- 4.5 学习分析技术使学习、教学和管理精准化
- 4.6 3D打印技术推动教学创新
- 4.7 可穿戴技术助推智慧学习和生活
- 4.8 仿真技术创设仿真学习资源
- 4.9 全息投影技术塑造空中幻像
- 4.10 3D成像技术催生数字化资源新形态
- 第5章 智慧校园基础设施
- 5.1 智慧大楼
- 5.2 智慧交通
- 5.3 智慧研创室
- 5.3.1 智慧研创室建设的基本要求
- 5.3.2 智慧研创室类型
- 5.3.3 智慧研创室设备配备
- 5.4 智慧实验室
- 5.5 智慧图书馆
- 5.6 智慧办公室
- 5.7 智慧校医院
- 5.8 智慧宿舍
- 5.9 智慧餐厅
- 5.10 智慧健身场馆
- 第6章 智慧大数据中心
- 6.1 智慧大数据中心机房
- 6.2 智慧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原则
- 6.3 智慧大数据中心的整体设计与标准
- 6.4 智慧大数据中心的体系架构
- 6.5 智慧大数据中心的主题库设计
- 6.6 智慧大数据中心的角色库定义
- 6.7 智慧大数据中心的元数据描述
- 6.8 智慧大数据中心的功能描述
- 6.9 数据交换技术
- 第7章 智慧校园应用系统
- 7.1 智慧校园应用系统构成
- 7.2 学生成长类智慧应用系统
- 7.3 教师专业发展类智慧应用系统
- 7.4 科学研究类智慧应用系统
- 7.5 教育管理类智慧应用系统
- 7.6 安全监控类智慧应用系统
- 7.7 后勤服务类智慧应用系统
- 7.8 社会服务类智慧应用系统
- 7.9 综合评价类智慧应用系统
- 第8章 智慧校园管理与评价
- 8.1 智慧校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8.2 智慧校园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
- 8.2.1 智慧校园组织机构
- 8.2.2 智慧校园管理制度
- 8.3 智慧校园建设管理
- 8.3.1 智慧校园建设流程
- 8.3.2 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框架
- 8.4 智慧校园智慧管理
- 8.4.1 建立数据规范或标准
- 8.4.2 构建智慧校园智慧服务与管理平台
- 8.4.3 确立智慧校园运维管理规范化流程
- 8.5 智慧校园协同效应
- 8.5.1 智慧校园协同发展与协同效应
- 8.5.2 智慧校园协同效应实现的作用机制
- 8.6 智慧校园评价
- 8.6.1 智慧校园评价的业务流程
- 8.6.2 智慧校园评价定位
- 8.6.3 智慧校园评价目的
- 8.6.4 智慧校园评价原则
- 8.6.5 智慧校园评价方法
- 8.6.6 智慧校园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9章 智慧校园建设实例
- 9.1 洛阳师范学院新校区智慧校园建设背景
- 9.1.1 洛阳师范学院教育信息化概况
- 9.1.2 智慧校园建设的必要性
- 9.2 洛阳师范学院新校区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 9.2.1 智慧校园利益相关者分析
- 9.2.2 组织机构、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范围,制度与标准建设
- 9.2.3 智慧校园实施方案
- 9.2.4 智慧校园过程管理
- 9.2.5 智慧校园应用举例
- 附录A 智慧校园政策文件一览表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