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类型
8.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5千字
字数
2019-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奥斯卡同名经典影片原著小说,是一曲关于非洲生灵的旷世绝唱。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丹麦著名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1885—1962,本名凯伦·布里克森)的散文体自传性小说,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作品之一;连同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奥斯卡奖影片一起,在世界各国读者和观影者群中影响深远。
作品以1914至1931年间,作者在肯尼亚恩贡山麓,这片毫不肥沃,也绝不富饶,却仿佛是为大自然所净化的辽阔大地上,经营咖啡农场这段经历为背景,匠心独运地将众多的人、景、物融于一炉,既有忠实而富文学性的观察与描摹,也始终贯穿着对自身、对人性的思考,同时真实再现了欧洲移民在非洲这一特殊环境中的生活面貌。
海明威赞赏她的叙事艺术,认为本书是他读过的最优秀的关于非洲的书,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曾说,伊萨克·迪内森也完全有资格得奖。而约翰·厄普代克则称她为“20世纪最别致如画、艳丽似火的文学人物之一”。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辑 卡曼特与露露
-
1 恩贡农庄
-
2 土著男孩
-
3 移民家的原始人
-
4 羚羊
-
第二辑 枪击事件
-
1 枪支走火
-
2 居留区之行
-
3 瓦马伊
-
4 宛央格里
-
5 基库尤酋长
-
第三辑 客至农庄
-
1 舞蹈盛会
-
2 亚洲来客
-
3 索马里女人
-
4 克努森老头
-
5 流浪者在农庄歇脚
-
6 朋友光临
-
7 高贵的拓荒者
-
8 飞行
-
第四辑 移民手记
-
1 野生动物互救互助
-
2 萤火虫
-
3 生命之路
-
4 艾萨的故事
-
5 鬣蜥
-
6 法拉赫与《威尼斯商人》
-
7 伯恩茅斯的名流
-
8 尊严
-
9 牛
-
10 种族之间
-
11 战时之旅
-
12 斯瓦希里数字系统
-
13 “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
-
14 月食
-
15 土著人与诗歌
-
16 千禧年
-
17 基托希事件
-
18 非洲的鸟儿
-
19 小狗帕尼亚
-
20 艾萨之死
-
21 土著人与历史
-
22 地震
-
23 乔治
-
24 勺子
-
25 长颈鹿去汉堡
-
26 动物展
-
27 旅伴
-
28 动物学家与猴子
-
29 卡罗门尼亚
-
30 普兰·辛格
-
31 奇遇
-
32 鹦鹉
-
第五辑 告别农庄
-
1 艰难岁月
-
2 酋长之死
-
3 山中坟墓
-
4 变卖家当
-
5 告别
-
走不出的非洲——代译后记
展开全部
因为热爱,所以宁静(《走出非洲》读书笔记)
在作者的眼里,非洲,一定是个广阔得让人不得不融入的广袤大地,也只有在这种时候,人才会发现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这青草是我,这空气以及看不见的远山是我,这疲惫的牛群也是我。我与合欢树间轻柔的晚风一起呼吸。” 我喜欢这样的文字,因为它不是炫耀的华丽,而是能在其中读出作者的真诚,她是真心热爱着那片广袤的大地,以及在那片大地上生活着的动物和人。或许只有在片广袤的大地上,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类的渺小,也才能明白到底大自然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作者在书里说:“大多数白人都会竭力躲避未知世界以及命运的袭击。而黑人呢,由于一直被命运掌握在手中,因此与她友好相处。从某种意义上说,命运就是他的家,是茅屋中习以为常的黑暗,是他扎根其中的深坑。面对生活中的任何变化,他都不动声色。” 在那片广袤的大地上,人总会失去对大自然地控制感。文明让我们认识和掌握了大自然,我们用水泥、钢铁和机械建造了城市,也让我们丢失了大自然。“文明人已经失去了安静的天性,只有向大自然学习如何安静,才能被它所接受。” 我们习惯了城市的喧嚣,习惯了人群的寻闹,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总觉得好像有些本来属于我们的东西,丢了。我想,那就是一种丢失了热情的感觉吧。有生气地生活,好像对于中年的我们来说,总是有些难的。我们在时间和效率的驱使下,不停地奔跑,不断地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攀登的目标。有人说人生就像爬山,只有当你爬到最顶上的时候,才能体会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只是,我心里总有一个隐隐的问题: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就不要下山了吗?山顶很冷啊,风很大啊,就自己一个人也很孤独的啊。然后呢?非洲大平原,我只在电视上看过。在这片大地上,残酷与生机在人的意识以外悄然地交替着。不豪迈,或许一个人站在这个地方的时候,只有谦卑。我喜欢作者的那些问题:“如果我会吟唱非洲之歌,吟唱长颈鹿,以及照在它背上的非洲新月,吟唱田地中的耕犁,以及咖啡采摘工那汗涔涔的脸庞,那么,非洲是否也会为我吟唱?草原上的空气是否会因为我身上的色彩而颤栗?孩子们是否会发明一个带有我名字的游戏?圆月是否会在碎石路上投下像我一样的影子?恩贡山上的鹰是否会找寻我的踪影?” 这是在宣告,我属于自然,也请自然接受我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呢,把自己融入这个世界,而不是硬生生要通过什么来证明自己和这个世界有关系。 非洲的生物和人巧妙地融为一体,非洲的原住民与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体的。只是 “文明” 的到来,让这个原本自然的一切有了不一样的另一面。有了宗教和文字,原来的那个自然就不只是原来的那个自然了,这个世界悄然地就变了。这种文明与自然的交汇,在非洲这片大地上就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张力。就像作者一样,一方面是文明的使者,一方面又是自然的向往者。她喜欢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淳朴、热烈、简单、自然,他们却又表现出对文明的依赖和追求。谁能说清楚这种追求是不是自然呢?或许让我到那个地方生活也会一样,一方面感受着大自然的感召,渴望与这片壮美的土地融为一体,也同样渴望着人类文明带给我们的方便和便利。人啊,就是这么不容易满足。飞翔那一段,写的真美。至于飞行这件事,没有飞翔过的人,或许怎么也无法理解的吧。“飞越非洲高原时,你可以看到壮观的美景:那令人惊喜的不断组合与变幻的光与色,那沐浴着阳光的绿色原野上的彩虹,那巨大而垂直的云朵,那黑沉沉的狂风暴雨,都在你身边追逐、起舞。急雨倾泻而下,像鞭子抽白了天空。现有的语言不足以描绘飞行的体验,需要随着时间的流逝创造出新的字眼。当你飞越大裂谷和苏斯瓦以及隆戈诺特火山时,你会感到自己飞得太远,仿佛到了月球背面的地方。有时候,你可能超低空飞行,可以清晰地看到草原上的动物,并对它们产生一种奇异的感情,正如上帝刚刚将它们创造出来,还没有让亚当为它们命名时一样。”“生活在城里的人真是可悲又辛苦,无异于受奴役,因为所有的活动都局限于单维;他们沿着一条线行走,就像被绳子牵着一样。当你穿过田野或钻进树林时,是从线到面的过渡,是进入二维世界,对被奴役者而言,这是如同法国大革命一般的大解放。但是在空中,你却进入了三维世界,享有彻底的自由,经过多少年的放逐和魂牵梦萦之后,思乡的心投入了宇宙的怀抱。万有引力定律和时间永恒法则。” 无论如何,总归还是要离开的。她离开非洲的时候,就仿佛丢失掉了一个自己,一个无可奈何却必须丢掉的自己。她只是在叙述、在表达,告诉了你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然后用一帧一帧的画面来告诉你背后的伤感。告别这一段,充满着让人怜爱的细节。“某个傍晚,你正凝望着它们时,它们会突然猛地一抖,掀去面纱,变得豁然开朗,形状和色彩都显得无比生动清新,仿佛要将拥有的一切都呈现给你,仿佛你可以从所坐之处直接走到那绿油油的山坡上。”“从这里朝西南方看去,恩贡山脉进入我的眼帘。晴空万里之下,一马平川的高原环抱之中,雄伟的山峦拔地而起,但它是那么遥远,四座主峰几乎微小难辨,与我从农庄看到的不同。距离之手缓缓地打磨并抚平了山的轮廓。” 就像作者自己说的,要离开的并不是我 —— 我自己没有能力离开非洲 —— 而是非洲正在缓缓地、肃穆地离我而去,犹如海水退潮一般。这不禁让我们会思考,人的生命到底如何才有价值?或者是不是必须有价值才是值得的人生?我想,这样的问题,都是伪问题。我以为,生命其实最大的意义就是好好生活,至于价值,那都是相对别人的,而对于自己,价值都是自己定义的。书中有一段我很喜欢:“一位老太太谈起自己的一生,说她愿意从头再活一遍,并以此证明她没有虚度年华。我心里想:是啊,她的生活的确如此,必须活上两遍,才能说不虚此生。” 不知道,在我老去的时候,会不会也愿意从头再活一遍,就按已经发生的再活一遍,因为这确实就是没有虚度年华的证明。那我们现在要怎么做呢?好好生活啊。毕竟生命只有一次,“一首小曲可以再三从头开始,但完整的乐章 —— 无论是交响乐还是五幕悲剧 —— 却不可能。如果从头开始,则是因为中间出了差错。” 诊视自己的生命,就要认真对待自己的生命,也只有这样,生命才会真心祝福你。“我的生命啊,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你只有给了我祝福,我才会容你去。” 学会去热爱吧,不管是不是在那片土地上,我们总可以热爱自己 ,热爱路边的风景,热爱自己的生活。我的热爱啊,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
一场永远望不到尽头的旅行
这本书很适合在安静的时候泡上一杯茶,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的轻声呓语。但是很可惜,我只能在每天通勤的地铁上抽出时间一起伴随作者走完了这一段旅途。走完?也可能是新的开始吧。地铁的颠簸就像汽车轧在乞力马扎罗山的山路上,地铁里的风仿佛都带着非洲大陆特有的风沙味和泥土味。真是有趣,我还从来没有去过那片土地。我想这就是这本书带来的力量吧,作者在非洲的经历和见闻能够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哪怕只有一点点和自己重合的轨迹,从而掀起强烈的共鸣感而沉浸其中。或许,非洲大陆的旅途不仅有下午茶的恬淡,也有地铁穿行的粗狂。尤其喜欢那一段对家的描写。我们不停地出发我们不停地想家永远在旅行永远在想家
《走出非洲》
海明威认为本书是他读过的最优秀的关于非洲的书,1954 年获得诺贝尔奖后,他曾说伊萨克・迪内森也完全有资格得奖。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于 1986 年获得七项奥斯卡大奖。本书的核心内容:本书以作者在肯尼亚经营咖啡农场这段经历为背景,匠心独运地将众多人、景、物融为一炉,既有忠实而富有文学性的观察和描摹,也始终贯穿着对自身、对人性的思考,同时又再现了欧洲移民在非洲的生活面貌。第一,伊萨克・迪内森是丹麦的文学国宝,曾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她的语言简单克制,文风朴素坚硬。《走出非洲》是她的个人回忆录,这部田园牧歌式的文学作品,给当时的欧洲文坛带来耳目一新的气息。第二,《走出非洲》主要讲述了,迪内森刚到非洲时和当地黑人的交往,她对他们的观察;白人殖民者在非洲的生活、农场的经营状况,迪内森和几位白人密友的交往,以及她最后如何离开非洲。整本书里,迪内森都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非洲世界,她的讲述能让人体会到对非洲黑人的同情。第三,迪内森最终选择走出非洲、返回欧洲的真正原因,并非农庄经营破产、失去灵魂伴侣。她来到非洲是想成为工业化时代的无产者和弃儿,然而一战后的非洲,已经不再是自然的乐园了。表面上看,迪内森在《走出非洲》里记录自己曾经了解的非洲,实际上,她是在哀悼那个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的世界。
- 查看全部10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