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在幻影幢幢的“文化镜城”中,想象“海子”。

内容简介

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海子的诗歌风格、诗学抱负、诗人气质无疑是80年代文化精神极富症候性的呈现,此外,由于“诗人之死”在90年代以来的“文化共用空间”里不断地彰显出它强有力的后制效应,海子为人为诗的精神维度得到强调并被夸大,在幻影幢幢的“文化镜城”中,想象“海子”自然成为想象“80年代”的一种方式。在对海子其人、其诗及其评价史的“再解读”中,精心呈现了在想象“80年代”的“潮流”中,“海子”如何成为由知识精英、消费大众、主流媒体、青年学生?身处边缘且不断逆“流”而上的“地下”歌手等90年代以来“文化共用空间”的享有者联手打造的一个品牌镜像,进而指出这恰是想象主体现实焦虑的一种映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第一章 海子诗学观
  • 第一节 文论中的线索:实体·元素·主体
  • 第二节 日记中的线索:“咏唱贵族”·“抒情就是血”
  • 小结 被误读的“田园诗”与窄化了的“理想主义”
  • 第二章 一半是“孩子”,一半是“烈士”——海子“诗人形象”的生成
  • “天真”的诗人与被威胁的“表达”:从三则诗人的“故事”说起
  • 第一节 一个词语的三种面向:“青春期”写作、“天才”与“疯狂”
  • 第二节 “英雄”和“烈士”的形象:“诗人之死”
  • 第三章 回不去的“家园”
  • 第一节 “怀旧”之书:《八十年代:访谈录》
  • 第二节 “怀旧”的踪迹
  • 第三节 一首诗的奢望与命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第四章 理想的风旗
  • 第一节 “人文精神讨论”的预叙:“诗人之死”
  • 第二节 “精神纪念”还是“生活风尚”:“海子——理想主义”的认同与消费
  • 小结 从悲剧到闹剧:“铁轨”VS“梨花”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诗评家陈超访谈
  • 附录二 地下歌手于新源访谈
  • 后记
  • 补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