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内最早对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思想流派进行理论梳理的著作

内容简介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被很多高校当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材。《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对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分析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等流派的思想渊源、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以及诸如教育目的、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等主要教育主张进行了系统阐述。

目录

  • 版权信息
  • 祝贺陆有铨七十寿诞
  • 前言
  • 第一章 进步主义
  • 第一节 进步主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 一、美国教育的传统主义及进步教育的孕育
  • 二、进步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协会”
  • 三、30年代以后的进步主义教育
  • 第二节 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
  • 第三节 思想基础
  • 一、达尔文的进化论
  • 二、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
  • 第四节 进步主义的基本主张
  • 一、对教育的根本看法
  • 二、教育目的观
  • 三、课程论
  • 四、教学方法
  • 五、民主、自由与教育
  • 第五节 评论
  • 一、关于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哲学
  • 二、关于教育目的
  • 三、关于“儿童中心”和“从做中学”
  • 四、关于“民主主义教育”
  • 第二章 要素主义
  • 第一节 要素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
  • 一、要素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二、要素主义的复兴
  • 三、70年代以后的要素主义
  • 第二节 思想基础
  • 一、哲学基础
  • 二、保守的政治观、人性观
  • 三、社会观
  • 四、知识观
  • 第三节 要素主义的基本主张
  • 一、教育目的
  • 二、课程
  • 三、教学
  • 四、天才教育
  • 第四节 评论
  • 一、关于要素主义的思想基础
  • 二、关于要素主义教育的本质
  • 三、关于要素主义的天才教育
  • 四、关于要素主义同进步主义的分歧
  • 第三章 永恒主义
  • 第一节 永恒主义的思想渊源
  • 一、古代希腊哲学
  • 二、欧洲中世纪哲学
  • 三、新托马斯主义
  • 第二节 永恒主义教育的产生及其“复古”的特征
  • 一、永恒主义教育的产生及发展
  • 二、永恒主义的“复古”特征
  • 第三节 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
  • 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 二、教育与社会
  • 三、课程
  • 四、教学
  • 第四节 评论
  • 一、关于永恒主义的哲学基础
  • 二、关于“复古”
  • 三、关于永恒主义与进步主义的争论
  • 四、关于永恒主义的人性观
  • 第四章 改造主义
  • 第一节 改造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一、改造主义的历史渊源
  • 第二节 思想基础
  • 一、哲学基础
  • 二、人类学基础
  • 第三节 改造主义的基本主张
  • 一、教育目的
  • 二、课程
  • 三、教育方法
  • 四、学校的作用
  • 第四节 评论
  • 一、关于改造主义的思想基础
  • 二、关于改造主义之“理想社会”
  • 三、关于改造主义的教育主张
  • 第五章 新行为主义
  • 第一节 新行为主义的产生
  • 一、从行为主义到新行为主义
  • 二、新行为主义教育产生的背景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影响行为主义的几种哲学思想
  • 二、斯金纳的人性观
  • 三、斯金纳的社会观
  • 第三节 斯金纳对有机体的行为的分析
  • 一、操作性条件作用
  • 二、强化
  • 三、消退
  • 第四节 新行为主义的教育主张
  • 一、教育目的
  • 二、学生和教师
  • 三、学与教
  • 四、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
  • 第五节 评论
  • 一、关于新行为主义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论
  • 二、关于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
  • 第六章 存在主义
  • 第一节 历史的发展
  • 一、存在主义的先驱者
  • 二、存在主义在德国的产生
  • 三、存在主义在法国的发展
  • 四、50年代以后存在主义的传播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论题
  • 一、“存在先于本质”
  • 二、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
  • 三、自由和选择
  • 四、人与人的关系
  • 五、人生是一场悲剧
  • 第三节 基本的教育主张
  • 一、教育目的
  • 二、教师和学生
  • 三、教育方法
  • 四、课程
  • 第四节 评论
  • 一、关于存在主义哲学
  • 二、关于存在主义教育
  • 第七章 分析教育哲学
  • 第一节 分析教育哲学的历史背景
  • 一、分析哲学
  • 二、分析教育哲学的产生
  • 第二节 分析教育哲学的发展
  • 一、分析教育哲学的产生
  • 二、分析哲学与教育哲学的结合
  • 三、分析教育哲学的大发展
  • 四、对分析教育哲学的反思
  • 第三节 对几个教育概念的分析
  • 一、教育
  • 二、知识
  • 三、教学
  • 第四节 评论
  • 一、分析教育哲学没有考虑价值和道德问题
  • 二、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 三、分析教育哲学家所进行的语言分析往往成为烦琐哲学的一种新形式
  • 附录 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述评教育观述评
  • 一、传统自由派教育理论的破产和激进派教育理论的勃兴
  • 二、“新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几种理论模式
  • 三、几点粗浅的评价和看法
  • 一个批判型的思想者
  • 一、关于教育哲学学科发展的探索
  • 二、关于20世纪教育发展历程的探索
  • 三、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探索
  • 四、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探索
  • 五、关于创造力培养的探索
  • 六、关于教育工具价值的探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